南北有喬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合理”劉主任頓了頓又說:“楊老師,大家都知道你一向熱愛教育,把天河小學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可現在時代變了,孩子去更好的環境學更多的知識難道不好嘛?”
楊偉名長嘆一聲:“可那兩孩子怎麼辦?到中心小學上學,就需要家長陪讀,她們倆沒這條件呀!”
劉主任聽到楊偉民這麼說,知道他聽進去了,楊偉民的固執是出了名的,沒想到他苦口婆心的勸慰居然還有點效果,他趁熱打鐵:
“孩子們的事總會有解決辦法的,再過五年,哦不三年,三年時間準能讓學生住上宿舍,吃上食堂。”劉主任手指著遠處正在施工的地方:“那裡正在給孩子們蓋宿舍和食堂,以後孩子們上學就住學校,吃食堂,有生活老師統一管理,以後家長的負擔就輕了。”
“這都是後話。”楊偉民無奈地說:“問題是現在在鎮上上學,對於留守兒童,或者沒有家人的陪同,他們就無法上學啊!”
陪讀已成為一種風尚,也是一種無奈,要是沒有人陪讀,離家遠的孩子沒地方吃,沒地方住,如果學校家裡兩頭跑,早上上課遲到,晚上下課回家都凌晨了,還怎麼學習。於是陪讀就興起了,有媽媽陪讀的,有奶奶陪讀的,當然也有爺爺陪讀的。
主要原因是學校沒有食堂,也沒有宿舍,村裡的孩子來鎮上上學,大人陪著在鎮上租個房子,給孩子做飯,週末才能回家一趟,有的甚至幾周都不回家。
這幾年來鎮上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多,租房的價格逐年水漲船高,好多家裡的房子空著,到了鎮上卻找不到房子,一家有好幾個孩子的,只能擠在一間二十平米的房子裡,住高低床。
有人戲說,鎮上的人為了賺錢把家裡的豬圈,廁所都改成房子租給了村裡來上學的學生,當然這話並非實情,是家長的戲說,但這種說法透露出一個行情,在鎮上租房子不便宜,有時候錢裝在兜裡也不見得能租到個像樣的房子。
“這些問題都是暫時的。”劉主任接過話:“問題遲早會解決的。”
這時候楊偉民的手機響了,電話是沈瑜打來的,他趕緊接了起來,沈瑜在電話裡說了,陳甜甜媽媽是怎麼不顧一切地接走了孩子,而且還給學區打電話投訴了。
楊偉民掛完電話不再狡辯,也沒有再提天河小學不能關門歇業的事,劉主任覺得是時候轉換個輕鬆的話題了。
“楊老師,你和沈老師的調動問題,趙校長是怎麼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