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木炭 (第1/2頁)
九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嬸子很快便讓二妮出門去找人制土窯,而自己則在村裡大槐樹發訊息,收柴火,要上好的松樹,柳樹等乾柴,一擔160斤的柴,10文錢收。
因著價格公道,很快,下午就有村民抬著一擔擔柴火出現在沈易安家門前,王嬸子借了一柄大秤,開始細細的檢查柴火質量和稱斤兩,村民們看著沈家這欣欣向榮的景象,都羨慕不已。
“不知這沈家,到底有了什麼來錢的法子,這日過得越發好了。”村民甲說道。
“你還不知道呀,人家祖傳秘方的什麼涼茶湯,賣到鎮上,賺了好些錢。這易氏還經常幫著收山上的草藥,用以熬湯。”
“誰說不是呀,這小……沈家的大閨女,自打摔下山崖醒過來以後,就大不同往日,真是祖宗庇佑。”村民乙說道。
“摔下山崖這麼有用的話,那我家大閨女……”村民丙欲言又止,村民丙的女兒在家連打了好幾個噴嚏……親孃,謝謝你!
一日的時間,沈家便收到了20多擔柴火,一共3500斤,花了300文錢。土窯三人也一日製好了,燒製一下,明日便可以用,一共60文錢工錢。
沈易安覺得倒是很便宜,但是想到木炭燒製成後和柴火的量,一般是1:5,故而這3500斤,最多也只能燒出700斤的木炭,還是遠遠不夠。
第二日,工人們早早來到沈家,開始在王嬸子的指導下挖地基,王嬸子分工完成後,又交代了大妮監工,自己繼續送貨去了,二妮同時在大宅門口繼續收木柴。
村裡人都不知道這沈家如此興師動眾到底要作甚,問沈家任何一個工人,完全沒有人回答,沒有人多說一句,村民也都不敢問了。
沈家越發顯得神秘起來。送貨小分隊一行人上午回村,下午便監工的監工,收柴的收柴,扎籬笆的扎籬笆,各司其職,有條不紊。
等太陽下山,工人們拿了工錢歸家,沈易安把王嬸子、大妮、二妮和柳絮兒都召集到後院,開始試用土窯燒木炭,下午王老太已經把太粗的柴火劈的細了些,因著木炭燒製過程需閉窯,不能讓空氣進入。故而燒木炭並不會有什麼煙,外人遠遠的也無法發覺。
沈易安一步一步教王嬸子和大妮二妮,並告知她們。
首先,這制炭之法決不可外傳。
其次,等沈家要的炭都製成了,王家可以直接用這個土窯來燒炭,但木柴要自備。
最後王家制炭,需制夠她們一冬所需的3倍。
王嬸子說不出的感激,雖然沈易安話說的特別公私分明,但其實光這制炭之法,便很值錢了,主子就這麼告知了她們家。且還直接讓她們用自己的窯燒炭,畢竟對於她們家的土坯茅草房來說,這窯太大了,造在哪兒都藏不住,這是主家給她們的恩惠,這讓冬日便也不會受凍。
主子就是嘴上公私分明,其實人好著呢!
但就是第三點不太懂,王嬸子覺得自家一冬應該不至於需要這麼多炭,有點費錢,但她家的錢,都是主子給的,她只需要照辦,不需要多問,主子說什麼就是什麼,反正跟著主子從未吃虧。
沈易安也不解釋第三點,她只需要她們執行,逐漸能自顧,到時候別讓她操心就行。
“嬸子,之後每日晚飯後需得燒炭一個時辰,你安排好你自家的人手,輪流來幹便可,等房子造好,便白天制炭,無需晚上制炭了。”沈易安交代。
“主子放心,小的必然會辦妥此事。”
一連幾日,木柴收了近萬斤,堆滿了庫房,沈易安終於停下收購,大約花了1兩銀子左右,預計自己燒下來是能有2000斤木炭。青磚也終於到了,工人們因為提早打了地基,磚一到就熱火朝天的開始蓋房子造圍牆。
木炭也燒了幾十斤了,不過就算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