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3/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是一派胡言,亂七八糟。”
徐謙原本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的文章雖然談不上驚天動地,卻也算是質量極佳了,誰知道卻是得了這個評價,一時愕然無語。
謝遷招招手,道:“你坐進來。”
徐謙很是不服氣地挪了座位過去,便聽謝遷指著第一篇文章道:“你的文章,處處破題都是靈隱的性子,何謂靈隱,無非就是另闢蹊蹺罷了,劍走偏鋒固然能讓人眼前一亮,可是真正遇到了大考卻未免失正,若是能投考官所好倒也罷了,一旦不能投其所好,又當如何?”
他見徐謙略有些不服氣,隨即指著文章中的對句又道:“還有這一句,‘嘗觀不用力而王,雖聖王不能’,此舉雖好,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的詞句再好,不能與下一句對句呼應,又有何用?文章、文章,不是堆砌辭藻就能成事的,最緊要的還是貫字,先是破題,破題之後承題,這一步步下來,要貫徹始終,步步為營,若是老夫來接下一句,應當是‘特聖王之視天下也如一室,視天下之人也如一人……”
徐謙琢磨了一下,忍不住道:“恩師的話,學生明白了,文章未必要詞藻華麗,而在於能否令人產生興趣?”
謝遷頜首點頭,嘆道:“太祖設八股,以八股取才,這些年來,讀書人為了考取功名,人人都想著如何去堆砌詞藻,以做到令人耳目一新,其實大錯特錯。文章是人看的,考官看文章,就如讀書,若是書過於乏味,則失去了往後看的興致,便是詞藻再華麗,又有什麼用?所以想要讓考官耳目一新,唯在一個貫字,上舉貫徹下句,每一言都與下一言呼應,使考官欲罷不能,方有爭奪案首的希望。”
徐謙連連點頭,不禁苦笑道:“只是這樣未免太難了一些。”
謝遷板著臉道:“當然難,八股,八股,每一句都必須對仗工整,句句都有限制,所以要堆砌詞藻容易。可是要想說出一番大道理出來,卻非要下一番功夫不可,老夫收你入我謝家門牆,自然不能讓你被人看輕。不過你也不必急,你的基礎足夠,可是還差幾分火候,等院試結束,老夫再一併傳授此道。”
徐謙趁機道:“說到院試,學生倒是聽說這提學突然換了人,新官上任,似乎對學生有些成見?”
第七十七章:師者如父
謝遷看了徐謙一眼,似乎要一眼看穿徐謙的小心思,隨即他哂然一笑,手搭在書案上,一字一句地道:“老夫呢,也知道你的心思,你出身貧寒,為人詬病,所以身上是非是多了一些。你拜入了老夫的門牆,其一是想學經義八股,未嘗沒有借勢的意思,前些時日你在杭州鬧得雞飛狗跳,借的……不就是為師的勢?”
謝遷答非所問,讓徐謙的壓力很大,其實他一直覺得,師生之間還是多講感情少說些利害關係的好,否則太庸俗。只是可惜,謝遷卻不是這樣想,他嘆了口氣繼續道:“借勢沒有什麼不好,老夫向來善辯,舌辯之道其實也講究借勢,借古喻今嘛,不把古之聖賢們搬出來,如何能說服別人?老夫從前就常常借用聖賢來獲得別人的贊同。你也一樣,一個人能善於利用別人而為自己增色不是壞事。”
徐謙愕然,想不到這樣都能得到表揚。不過隨即他便釋然了,謝遷是什麼人?人家數十年宦海經歷,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鬥了數十年,自是極為精明的角色,自己是他門生,難道還天天講些仁義道德?從某種意義來說,謝遷和老爺子都是一樣的人,老爺子是市井中的人精,謝遷是官場上的人精,這種人,尤其是當著徐謙的面,是不會說什麼空話的。
謝遷又道:“只是新君登基,朝野上下人人自危,有人在尋出路,有人在鞏固自己的權勢,人人都在謀劃,而你打出老夫的名頭固然能得到好處,與此同時,這厄運只怕也要追隨而來了。你上次和老夫說,說是陛下對內閣不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