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棗樹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冬天在庭院,享古人“負暄”之樂!
我喜歡古詩詞,每日一讀,看到白居易的《負冬日》“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才知道古人把曬太陽叫做“負暄”。
這個“暄”字是象形意義,兩個日字,很有深意。
唐·李賀《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十二月》詩曰: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
依稀和氣解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這是古人們在冬日裡的負暄寫照。
雪後天晴,天氣連續晴好,每天都是湛湛的藍天,燦燦的陽光,似乎老天要彌補冬天的多陰天氣給人們帶來的傷害。
冬日的午後,溫暖的陽光,從高處射下來,透過玻璃窗折射在室內,躺在床上暖暖的,能嗅到陽光的味道。思路活躍,清澈明淨,沏一杯清茶,坐在電腦前,敲擊鍵盤,伏案寫文章。
歲月靜好,陽光散落在窗前,落下的餘光線用最美的色彩描摹時光的美好。
陰霾消散,來到室外,看一切素雅,感覺世界溫馨,恬淡寧靜。帶上一本書,在冬日的陽光照耀下,一邊看書,一邊打發閒暇時光。
暖陽高懸,碧空晴朗,心境隨著陽光寬闊起來,舒展著心情,自然和諧。冬日暖陽,溫柔和關懷,冰冷也變得溫暖起來,猶如春風的清爽,整個人也變得充實,或是精神起來。
沐浴冬陽的溫暖,享受這份樂趣。突然領悟“負暄”之樂。暖陽,就是冬天給人間的饋贈。借用古人“負暄”語言的精準和儒雅,趁著冬日晴好,把手邊的瑣事雜事放一放,去曬太陽吧。
曬太陽是平平無奇的事,但在冬天,就不一樣了——曬太陽,是一種負暄之樂。
可世上的事情十之八九不如人意,我們所能如願的只有十之一二。
回顧這三年,因為疫情,我們經歷了太多,封閉了很久,更知道生活中美好的珍貴,陽光,藍天,白雲,原地野,山川,大江大河……
靜默多日,解封了,終於可以自由出行。或許,生活有幾分遺憾在所難免,懂得放下,才會風輕雲淡,懂得珍惜才配擁有幸福,心中有美好,人間煙火中處處美好。
我們須拯救自己,尤其在冬天只有在內心升起一輪不落的太陽,以一顆陽光的心看待世界才不至於被寒冷欺壓。
晴好的冬天,天空總是又高又遠,遼闊而恢宏,淺藍的天幕下陽光暖洋洋的,驅散了人間陰冷。
總覺得這明媚的陽光給平淡日子增添了溫暖。趁冬天,趁陽光正好,去曬太陽吧。
駕駛汽車,沿盤山路,行駛在山腳下,廣袤清淨的原野,看山脈雄偉高聳,雲霧繚繞的山峰,賞林木意境幽遠的雪景。那一份美好,或是一顆綠色的小草,或是寒冬未落的一片楓紅,或是一霽霧淞,或是一朵白雲出岫,或是一場踏雪尋梅的風景。
沉浸在鄉間,行走在一片冬日樹林,雖然山林疏落空曠,人徑小道滿地的落葉,在腳下沙沙作響,景緻也有些單調,這萬木凋敝卻淡定孤勇的感覺,像時光裡慢慢老去的人生。但陽光不辜負這時光的美好,太陽出來了,陽光透過樹隙照下來,光影斑點,淡淡的,紅紅的,溫柔得很,看似如浮光掠影,這些美好,醉人光影中,交錯出詩意,綻放出的美麗,美麗頃刻間落在心底。
山野也因為陽光明媚而美好,琥珀色的光芒,琉璃般的光陰,給孤零零的樹枝上渡了一層金色,賦予季節以浪漫的情調,給生命、給生活,都披上一層薄薄的暖色。
我吟誦宋·陸游《臘月》
今冬少霜雪,臘月厭重裘。
漸動園林興,頓寬薪炭憂。
山陂泉脈活,村市柳枝柔。
春餅吾何患,嘉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