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棗樹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桐花寺拜年百神祈福
桐花寺離焦岱鎮不遠,我租住的鄉村民宿在三官廟,與焦岱同屬藍田,兩地相距不遠。我駕車很快來到焦岱鎮東邊有岱峪河,沿河向東岸土塬下走一段,再沿著順宇公路向南大約五公里就是百神洞村。
這一路上,沿山走河,悠悠南山,巍峨聳立,連綿不斷;近看岱峪河水,蜿蜒流轉,風景養眼。
百神洞村坐落在山底,四面環繞著山,是個風水寶地。
這裡有一處據稱始鑿於唐代的洞窟群“百神洞”,百神洞村因村裡有“百神洞”而得名。1983年桐化寺重修,八五年恢復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廟會,2016年百神洞村與十回場村合併,新名“十回場”村。
“十回場”村口有當地政府所立的藍田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石碑顯示,百神洞石窟所屬年代為唐、明時期。
我向村民問路,他倒是熱情,也不為我為什麼?就快人快語地告訴我,百神洞起於唐興與明,沿襲數百年至近代損毀沒落,後於八十年代重新修繕。村後崖上有十個鑿洞,每洞供有十尊佛像而名,至於村子得名的時間已無法考證,從這下去可以到輞川,從輞川回藍田。
洞窟依山而建,從下到上共有3層,第一層有4個洞窟,第二層有2個洞窟,第3層有4個洞窟。我走上崖壁,沿懸崖依次而上,有玉皇殿、無量殿、三官殿、娘娘殿、如來殿、關公殿、藥王殿等,洞窟裡供奉的藥王、孫思邈等神像雕工精美,古樸雍容。說是洞裡供奉著百位道教和佛教的神靈,所以叫“百神洞”,其實,佛像並沒有那麼多,只是一個量詞而已。
我雙手合什,為家人、親人祈福,我分明看到了神靈慈眉善目的觀照,一股無形的意念關注了全身,慈悲心、憐憫心、平常心即刻升起。
歷史上由於自然與人為因素的破壞,導致窟群塌毀,洞內塑像、壁畫等遭到嚴重損壞,洞窟之間由泥沙小路相連,洞窟口多被樹木遮蔽,站在山下不容易發現山上竟有那麼多洞窟。
傳說,百神洞為唐代開國將領殷開山主持開鑿。在其中一個洞窟裡有一塊殘存的石碑碑首,上面刻著“大明”兩個字,可見這些洞窟具有悠久的歷史。
百神洞後山頂有寺,名為“桐化寺”。桐化寺的得名源於唐代一個傳說。
這個村莊有歷史,有故事,有故事的村子和村子有故事不同,有故事的村子更具魅力。
這個故事和這個傳說特別長,故事荒誕,過於離譜,講善惡,說神通,版本太長,我在這裡就不說了。
揚善抑惡,古代的事就不說了,現在應當讚揚那些保護歷史文物的善男信女,村民曹師傅跑各種手續,並自己掏錢,對瀕臨損毀的文物進行了全面地修繕和搶救性保護。常言說“善惡有報”,相信曹師傅一定會得到神的庇佑。
但願人人心中有善心善行,祈願國家復興強大,祈福自己和親人平安吉祥……
:()仙雲居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