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除夕這晚,太子和太子妃進宮赴宴,府裡其餘人則由張側妃帶著過節,按照規矩,女眷們的孃家以及交情特別好的都會往府裡送祝福,太子妃不在,張側妃就是府裡主事的,這些送進來的東西自然都要當著眾人的面讓張側妃先過了眼,並由府醫一一檢查後才能送到女眷手裡,以免帶進來不該帶的東西。
也正是因為要當眾開啟,所以這送的就不僅僅是祝福,還是女眷們的臉面,女眷當中除了太子妃以外家世最好的當屬鄭良娣和馮孺子了,一個是國舅爺的女兒,一個是正三品中書令之女,至於張側妃,她平日裡的驕傲都是依靠著得寵加有子,孃家門第不高,父親只是一個五品長史,類似於幕僚性質的虛職。
侍女按照女眷們的位份依次報道:“張側妃納福,長史大人送來孔雀紋鎏金頭面一套,羊皮面撥浪鼓五隻,虎頭鞋兩雙,金鑲玉如意鎖一隻!”
祝福禮盒給張側妃過目後按照規矩亦到其他女眷跟前挨個展示了一圈,以表示沒有藏別的東西。到趙孺子面前時,趙孺子殷勤誇讚道:“呦,這幾雙虎頭鞋真是精緻極了,皇長孫穿上一定好看!”
原先張側妃看著孃家送進來的東西如此尋常還有些不悅,現下聽了這話倒是很受用,孃家拿不出好東西又如何,她有兒子,光這點就是府裡女眷無法比的。
接著,侍女揚聲道:“鄭良娣納福,國舅爺送來金頭面一套,點翠蝴蝶髮釵一對,紅玉手鐲一對,白玉手鐲三對,金絲履兩雙,玉如意一隻。”
這一對比,鄭良娣收到的東西明顯貴重了很多,別的不說,光那對點翠髮釵就不是一般人家能拿得出來的,眾人見了都不免有些咋舌,便是宮裡,那也只有高位妃嬪才能用得起,做的是蝴蝶樣式,雖貴重卻不越矩,她這個身份是能戴的,國舅家送來的都是女兒家玩意兒,可見對這個女兒是很疼愛的。
再下來是要報孺子們的了,府裡三位孺子,趙孺子最早入府,馮孺子家世最高,合孺子最得寵,但一般這樣的日子跟合孺子是無關的,畢竟她沒有孃家,誰都知道,也因此,今日她的席位就被安排坐在了趙孺子和馮孺子之後,僅僅在侍妾花葯前面而已。
“趙孺子納福,趙大人送來金瓜子一百五十粒、銀票八百兩,玉器擺件一套。”簡單來說就是送錢,趙家出武將,官小但錢多,這幾年明裡暗裡也接濟趙孺子不少,因此她雖不得寵,日子卻好過,也正因為平日裡散財多,沒經歷過底下人的太多刁難,所以總是不長腦子,這不,見著了自家散發著銅臭氣的禮,便迫不及待地揶揄起了合歡和花葯來。她轉頭眼稍帶笑地看著合歡:“妹妹家裡可送什麼來了?”
合歡笑了笑並不理她,端起茶盞抿了一口,一旁花葯搭話道:“趙姐姐說笑了,合歡姐姐和妾一樣。”
“馮孺子納福,中書令府上送來名家書畫兩卷、古琴一把、女紅絲線一套。”馮孺子家很低調,送的都是些與女子德才相關的東西,既不顯眼,又顯得自家府上家教好,養出來的女兒端莊守禮,倒是個很聰明的人。馮孺子也僅僅是不鹹不淡地瞧了一眼,既看不出喜歡,又看不出厭棄。
張側妃身子還未好全,坐久了難免感到疲累,她動了動有些乏了的腰身,剛準備吩咐傳膳,就看見下人又抬著箱子上來了,一旁報禮單的侍女展開單子喊道:“合孺子納福。”
這句話一出來,眾人齊刷刷看向合歡,連合歡也有些意外,只聽侍女繼續報道:“太傅府送來赤金掐絲手爐一隻,銀狐皮大氅一件、鵝絨履兩雙、各色絹花七十二支、胭脂香粉二十盒、宣城白紙五十刀、蓬萊澄泥暖硯一方、白銀三千兩、萬萬順一盤!”
趙孺子看了眼花葯陰陽怪氣道:“人家和你可不一樣!”
花葯一張臉漲得通紅,一口氣也憋在肚子裡,迫切地想要尋找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