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鏢局 (第1/2頁)
衚衕老串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起那日遇襲,廖立就頭皮發麻,自從劉備贈甲,廖立已將親兵升至七十人,每日前呼後擁,尚覺不安,一直尋思再添人手,只是礙於長沙財力不足。
劉大寶李二眾人聽得廖立言語,個個呆若木雞相仿,廖立見眾人無語,為緩和氣氛,又說道:“也不會太快,尚有一載左右,諸位何去何從,要早做打算!”
散了席,兄弟五人不約而同來到劉大寶府上,幾人沉默半晌,大寶率先言到:“我早說過,不會去那西川,父母墳塋皆在此處,我也三十多歲了,不想再折騰了。”王三、趙四也點頭道:“家產田宅都在此處,離鄉背井去那偏遠之地,怕是此生再難回來,還是跟劉大哥一起吧!”
除劉大寶外,李二官職最高,他對家財沒甚興趣,表示只想趁著年輕,多拼一拼。石頭聽完大家表態,點頭道:“也只能如此,我比不了你們,既做了人家女婿,就沒得選,只能去西川,弄得不好到時還得從軍出征。既然李二哥有此心,咱們到時候,就一起隨我岳父去碰碰運氣吧!”好在為時尚早,還有應變時間。
張石頭又說了自己的想法,雖然有劉仁軌、劉大寶等在長沙掌軍,但黃忠、李二一旦離開,局勢如何實在難料。若目前大力擴軍,一是財力不足,又恐劉備孔明猜疑。如此,只能藏兵於民,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長沙開一鏢局。
“所謂鏢局就是民間收費護衛!”石頭解釋道:“以押鏢、護鏢為名,培養些自身勢力,一旦有變也好有個照應。好在目前長沙穩定,來往客商也多,只要薄利多銷,不愁沒有押鏢的買賣。另外,現在長沙是人手有餘,高手太少,藉著鏢局營生,也可多收些可靠的江湖高手,畢竟目前大家家眷、宅邸都在長沙,誰也不想出事。”
這個想法一說,幾人都表示贊同,但尚需分出一人前去主持鏢局大業。
劉大寶一聽就想前去,但大家仔細一想,與劉仁軌相處,尚需大寶從中斡旋,王三、趙四商量一陣,趙四決定退伍,去搞鏢局,李二則抓緊操練三百精兵,準備給養裝備。
事不宜遲,次日,張石頭就將此想法講與廖立。雖聽著新鮮,廖立想著以後可以免費用鏢局高手看家護院,也覺不錯,就下文書準了。
劉大寶、王三、趙四等人忙著選址買地,幾個人在營兵中的一些年長職低的心腹也都退了伍,到鏢局營生。選良辰擇吉日,鏢局開張營業,取名為振威鏢局。在長沙貼出告白,公開徵收人手。
大家又四處為鏢局張羅人才,廖立介紹了不少荊襄人士前去,連陸老夫人也往江南陸家寫信,要來兩名可靠子侄,長沙郡孔武有力的青年也來了不少,劉大寶暗從軍械中調了些刀槍皮甲給鏢局,畢竟只是防身,不需鐵甲、弓弩等物。石頭又讓小蘭把辰溪瓷器商隊的押運活計全包給了振威鏢局,生意就有模有樣幹了起來。
往來客商從開始的觀望,到試用滿意,逐漸適應,再到長久合作。在廖立幫襯下,不出三個月,就在辰溪及桂陽、武陵、零陵、荊州,南郡都開了分舵,合計有了四百鏢師,上千趟子手,每天人數都在激增。隨著生意做大,與各郡縣官府,世家有了交往,又吸納了部分地方實力人物的股份,自此,振威鏢局成了荊襄民間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趙四那傢伙可抖了起來,成了荊襄有名的帶頭大哥,與黑道、白道有名人物多人拜了把子。振威鏢局兵強馬壯,鏢車所到之處,暢通無阻。在長沙城內更是前呼後擁,但凡買賣鋪戶富貴之家,都或多或少都僱了振威的鏢師看家護院,太守府也組織人手輪番免費看護,就當做個廣告。
其實廖立為人雖貪財好色,但從不主動惹事,上次受龐統連累,被刺了一回,如今振威鏢局名聲大噪,黑道白道均有耳目,加強防衛之後,倒也太平無事。只是王三見趙四威風,也鬧著退伍,劉大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