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第1/2頁)
瀟湘碧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齊成濟氣樂了:「說趕忙挖人的是你,說先安置災民的也是你。康尚書不妨給個主意,到底是先挖人,還是先安置。」
康承裕道:「自然齊頭並進。」
分明是救災的事,兩派人馬卻一大早□□味十足。永和帝皺了皺眉,開口道:「且不論雪裡是否埋著人,道路總要清出來。不然便是沒受災的百姓無處買米糧,時日長了不是災民也是災民了。
據聞兵馬司昨日急急開出了內城道路並南城多數道路,這等雷厲風行的氣勢,才該是朝廷氣魄。爾等休再扯皮,且先議何處調人、請多少民夫掃雪。至於工部要撥多少物資,使個人去兵馬司,叫他們寫個條陳進來便是!」
永和帝不提此話還好,一提此話,章首輔一系立刻精神一震。科道言官宋望海再次出擊:「啟稟聖上!昨日雖事出有因,然兵馬司畢竟是朝廷軍士,承澤侯未經朝廷允許,私自排程,此風不可長!」
「然也!」都察院監察御史戴宏茂亦躬身道,「聖上,救災可為實情,亦可為藉口。今日承澤侯隨意排程朝廷軍士,翌日勛貴們是否亦能以救災為由,請動五軍都督府?千里堤壩毀於蟻穴,不得不防吶!」
給事中翟子寧亦道:「不止如此!昨日瑞安公世子竟以賑災為由,擅殺朝廷正五品千戶,如此張狂跋扈,臣聞所未聞也!長此以往,朝廷威嚴何在?法度何在?臣請聖上防微杜漸,節制此風!」
宋望海道:「正是!若說兵馬司原就有巡街救火之責,承澤侯一時救人心切,先斬後奏倒也有幾分道理。可北鎮撫司乃偵稽審案之所,甚時候須得救災?戴御史所言,非危言聳聽,聖上要警醒吶!」
永和帝心下一沉,原來幾個言官竟是劍指錦衣衛。他前日才賞了楊景澄,今日便有彈劾,這是公然打他的臉!
次輔湯宏沉聲道:「且先論救災!哪有前線浴血,後頭便非要斷個是非曲直的!?」
言官素來位卑權重,宋望海並不懼湯宏,冷笑道:「依閣老之言,前線叛敵了也不可論了?」
湯宏斥道:「千戶郭興業違令在先,處置他何以牽扯叛敵!?國法軍紀,無規矩不成方圓!再則,城外百姓正忍飢挨餓,爾等身為言官,不分輕重緩急,一味只知道逞口舌之利、博清流之名,眼裡還有沒有百姓?有沒有朝廷!?」
章首輔挑眉,不疾不徐的道:「楊千戶乃我外孫,涉及於他的事,我原該避嫌。只是方才宋給事中的話實在偏頗,我有些聽不下去了。楊千戶年少氣盛是有的,然他既為宗室,自然忠心耿耿。」
章首輔在忠心上加了重音,引得一群人浮想聯翩。楊景澄不是宗室還好,如今聖上膝下荒涼,特特提他為宗室,章首輔在暗指什麼?
頓了頓,章首輔又接著道:「方才又聽聞張閣老道郭興業違令在先,這便連上了。不是我偏心自家人,他自幼規規矩矩的孩子,這等沒道理的事是絕不會做的。那麼郭興業違何令?違何人之令?方讓楊千戶出手斬之?」
湯宏一噎,之前太后黨的言官參李紀桐與楊景澄,他們之所以沒說話,便是不想牽扯華陽郡公。楊景澄不過是個小角色,且是宗室,說句到家的話,本朝武將又不是甚值錢的貨色,公然挑釁宗室,被砍了算他倒黴。
便是眾人皆知楊景澄跋扈,至多撤了他那從五品副千戶的職,太后黨得不償失。換句話說,楊景澄那處委屈些不打緊,日後補償便是。可華陽郡公一旦深陷,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章首輔一系出手,怎麼會盯著區區從五品?近來尚書侍郎左都御史紛紛落馬,楊景澄的小身板真不夠看的。拿他說事,說的正是華陽郡公。不獨私調錦衣衛賑災,且五品的官職說許便許,便是晉朝姓楊,也是與士大夫共治的晉朝,也不是你楊家能乾綱獨斷的!
哪怕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