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聽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山頂,已是夜半三更。幾個人雖然好不容易找到山頂的位置,但山頂的土層早已被凍得如磚石一般堅硬。十幾個人費勁全力,刨開一個小坑,這才將凶煞劍埋了進去。
待最後一鏟子圖填平了土坑之後,眾人知覺山中忽然有陣陣寒風從身邊吹過,然而周圍松柏上的枝葉紋絲不動。幾個賊人頓時一個激靈。負責嚮導的玉州官吏哆嗦道:“這底下可葬著高河縣君呢!是不是她老人家發怒了?”
帶隊的廣聞寺官員罵道:“放屁?要說冤魂孤鬼,詔獄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有我們幾個在,你怕個球,趕緊給老子帶路。”
其餘眾人也紛紛給自己壯膽道:“對,怕個球。”
嚮導無奈,只好帶著眾人離去。
就在一夥人消失在夜幕中時,不知從何處走出一僧一道。兩個人慢悠悠來到主山山頂,當先的僧人看著埋下凶煞劍的位置嘆息道:“善哉善哉,將心比心卻換不得真心。這樣的朝廷早晚會人心向背!”
道人冷笑道:“今朝說前朝亡於苛捐雜稅,後朝又說今朝亡於寬仁過度。可是為政者誰又曾想過:心垢眾生垢,心淨眾生淨。”
和尚打趣道:“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一僧一道相視一笑。道士捋這鬍鬚說:“咱們要不要把這腌臢晦氣的劍拔出來。”
和尚撫著光頭道:“老衲以為還是算了吧。風水不風水的本來就是天意。億萬年前這太行山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有狗屁的風水。”
道人微微嘆息道:“是啊,滄海桑田豈是人力?這把晦氣的劍就由他去吧。”說著一僧一道又悄無聲息地沒入林中。
到了四更天時,忽然從遠處疊次而來一陣陣奇怪的聲音,似雷聲,似牛吼。在家祠附近的莊丁紛紛被驚醒。眾人紛紛提著刀棍出來觀望。只見天上忽然飄起了鵝毛大雪。
一位漢子說道:“剛才那是什麼聲音?”
有一位青年漢子狐疑道:“聽著好像是在打雷?”
一位老者嘆道:“冬雷震,墳成堆。這可不是好兆頭。”
一位婦人惶恐道:“伯伯,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老者道:“就是明年收成不好,要鬧饑荒。”眾人聽罷都不怎麼擔心,這些莊丁每戶每月都是有月例銀的。若是山上收成不好,金川伯府會從山下往山上運糧。當然他們也要承擔看守家祠、抽調莊丁隨干城出征等義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不過老者內心卻在嘀咕,自家老爺連年征戰在外,如今終於平定倭亂與扶余,希望不要在有戰事。山上山下的漢子都平安歸來。
天上的鵝毛大雪就這樣斷斷續續下了將近五天。守衛家祠的莊戶家家大雪封門。至於各處山路全部斷絕,山上守孝的三叔父、四叔父與金川伯第完全失去聯絡。
不過莊子裡早已儲備了充足的越冬物資,所以二位叔父並不憂慮,每日都有守衛祠堂的莊戶做飯生火。不過大雪封山可就苦了破壞風水的小隊。所有小隊成員幾乎全滅。只有兩、三個差役萬幸走出了大山,這才向陳興報告了事。
山中的大雪並不止這一場,整個冬季或大或小的雪又下了七八場。降雪時間之長,雪量之大,乃金川伯建立家祠以來之冠。到了春夏之際冰雪消融,本來墳冢前的涓涓細流終於變成了滂沱大水。原來的河道也變寬便深了。
到了五月,眼見扶余全部平定。駐軍的屯田及賞銀都已落實到位,朝廷隨即下旨將蕭干城召回,又命昭勇將軍鄭德賢暫代徵東將軍府各項軍政要務。
陛下隆重接見了蕭干城,並加封太子太保銜,賜坐蟒袍一件。在接見過程中,陛下隻字不提先入扶余王京者為王的許諾。不過干城並不在乎,當初他只是不想讓潘璐搶得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