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三公子/曹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十五章 尾聲
【no1 封禪大典】
革命已然成功,論功行賞,大饗將士,功臣增封,不在話下,鄧禹、賈復等人心知劉秀有意息兵戈,修文德,皆上交將軍印綬,請歸甲兵。劉秀許之,於是退功臣,皆以列侯就第,不使當朝用事,改以文吏治國。其後功臣或有小過,劉秀總是曲加優容,不予處罰。終劉秀一生,不曾殺一功臣,皆保其福祿,得以善終,為歷代帝王罕見。
而在生活上,劉秀也是一個堪稱另類的皇帝,既不喜歡聽音樂,也不愛飲酒,不愛珠玉等奢侈品,就連對女色也並不熱衷,後宮中僅有陰麗華、郭聖通、許美人等數人而已。
劉秀唯一的愛好,居然是上班,每天準時早朝,一直到太陽偏西才肯下班。下班以後也不閒著,再召集公卿、將軍、郎官等人講論經學義理,直到半夜,方始就寢。皇帝當得如此操心勞累,兒子們都看不過去了,勸老爸道:&ldo;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遊自寧。&rdo;劉秀笑著答道:&ldo;我自樂此,不為疲也。&rdo;
兵火散盡,四海安寧,告別了戰爭,告別了折騰,帝國再次表現出強大的自愈能力,開始了迅速的復興。
帝國繼承人的問題,也在建武十九年(公元四十三年)得以最終之解決。建武十七年冬十月,劉秀廢皇后郭聖通為中山太后,立貴人陰麗華為皇后,預為改易太子張本。建武十九年六月,廢郭聖通之子劉彊皇太子之位,封為東海王,立陰麗華之子劉莊為皇太子。
身後事安排妥當之後,劉秀這一生大事都已辦完,可謂功德圓滿,如果還能有什麼追求的話,那就只剩下舉辦一次封禪大典了。
所謂封禪,在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是為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土,報地之功,是為禪。
即使對帝王來說,封禪也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絕不是隨便一位帝王都有資格獲取。&ldo;德不周洽,不得輒議斯事;功不宏濟,不得彷彿斯禮。&rdo;當初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打算封禪,管仲委婉勸諫,意思卻很明確,於功於德,你都不配。齊桓公慚愧而止。
遠古不可考,近世帝王之中,則只有秦始皇和漢武帝二人享受過這種榮譽。而且,也只有這二人當之無愧。
《左傳》曰:&ldo;國之大事,惟祀(祭祀)與戎(戰爭)。&rdo;劉秀統一天下,戰功之高,足可與秦皇漢武媲美,如果再行封禪泰山,對天地進行一次最高等級的祭祀,那無疑將從此正式和秦皇漢武比肩。
皇帝不急大臣急。參加封禪不僅是皇帝的榮譽,也是大臣的光榮。當初漢武帝封禪,沒帶上太史公司馬談隨行,司馬談竟然因此憤憤而死,臨終之際,還拉著兒子司馬遷的手,抱怨這事道:&ldo;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餘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也夫!&rdo;大有未能封禪,死不瞑目之恨。
建武三十年(公元五十四年)二月,太尉趙熹、司空張純先後上言,奏請劉秀在即位三十週年之際,封禪泰山。劉秀無意好大喜功,當即嚴詞拒絕,下詔道:&ldo;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氣滿腹,此時封禪,吾誰欺,欺天乎?&rdo;群臣不敢復言。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五十六年)正月,劉秀夜讀讖書《河圖會昌符》,忽見以下文字:&ldo;赤劉之九,會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於承!誠善用之,jian偽不萌。&rdo;意思是說,劉氏第九代帝王,將會封禪泰山(岱宗即泰山之別稱)。如果不封禪,不足以表明得到了漢室正統;而封禪之後,則可以確保jian偽滅跡,天下大安。
對劉秀來說,大臣的話可以不理,讖書上的話,卻是一句頂一萬句,不能不聽。劉秀擔心孤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