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物理學霸竟然對樂器做出了這種事 (第1/2頁)
君不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後,趙興盛就看到谷小白一邊拿手機查資料,一邊在紙上寫寫算算。
笛子,或者說中國笛子,竹笛,分為“梆笛”和“曲笛”,兩者分別是北方笛子和南方笛子,北方的笛子本來是配合北方梆子的,較短、較小,音『色』尖銳高亢,以舌部技巧為主;南方的笛子則較粗長,聲音圓潤,配合的是南方昆區,婉轉柔和,以手指技巧為主。
實際上兩者並沒有嚴格的差別,只是音調不同,從結構上來說,都包括笛身、笛塞、吹孔、膜孔、6個指孔、基音孔、助音孔以及笛塞,有的還有可以對音進行微調的金屬介面。此外還有裝飾『性』的纏絲、飄穗、鑲口等等。
想要製作一把笛子,可不是隨隨便便在竹子上鑽出來這些孔就行的,想要讓每一個音都準確並不容易。
趙興盛自己並不會製作笛子,不過他早年曾經看過一些制笛師傅們的『操』作過程。
先在一根笛料,通常是一根苦竹或者“三年紫”的紫竹上,開一個吹孔,然後在一側塞上笛塞,堵住一端,讓氣流只向另外一邊傳遞。
然後開基音孔。開始先鑽小孔,邊擴大邊吹,聽筒音是不是正確,如果筒音低了,就將洞向靠吹孔這邊開大一點點,高了就向另外一邊開,就這樣鑽出來基音孔。
然後再繼續開指孔……
一個個鑽,一個個試,一不小心,一根不錯的笛料就廢了,讓人扼腕。
事實上,若是沒有多年的經驗,連第一個吹孔都不見得知道要開在哪裡。
所以很多的竹笛,都要寫上由名家誰誰誰監製,來證明自己的音準,身份高貴。
就這樣,谷小白竟然想要自己做笛子?
這孩子是不知道這東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有多難是吧?
然後他就聽到谷小白輕輕嘀咕著“唔,這就是一個圓形截面下的柱體湍流致振動的問題……”
一邊說著,一邊就開啟了知網。
趙興盛還是第一次見人一邊查論文一邊做笛子的!
他瞪大眼睛,好奇地湊到了谷小白的身邊。
然後他就聽到谷小白在嘀咕
“設笛子的內徑是d,長度為l。”
“先開吹孔,l0是基因孔到吹孔的距離,l1是第一指孔到吹孔的距離指孔,l2是……吹空到膜孔的距離是l……”
“內徑d和l0之間的比例約為20”
“吹孔到指孔之間的距離li(i=0,1,2,……,6)與發音訊率fi(i=0,1,2……,6)的關係按照公式li=v/2fi-Δl(i=0,1,2,……,6)計算。
“其中v為聲速,聲速與溫度有關,取平均值25度下,聲速為/s。”
看趙興盛在看著他,谷小白還抬頭解釋了一句
“兩端開管的共振頻率f與長度l的關係為li=v/2f,不過柱體震動和絃體的震動是不同的,所以還有一個邊緣空氣震動的問題,所以加了一個修正補償長度Δl,按照研究資料,這個Δl=4d比較合適……”
趙興盛搖頭表示,你不用給我解釋!
我完全不想聽!
聽也聽不懂!
懂也不會用!
用也不會說!
我就是想要獻上膝蓋,才能勉強苟活這樣子!
他已經大概明白谷小白為什麼能夠那麼快看完一本樂理入門書了……這對一個物理學霸來說,樂理裡面的音程換算,五度圈之類的,簡直太小兒科了好嗎?
“好了,完成了。”
然後他就看到谷小白在紙上寫下了一個格外簡短的公式,然後用筆在下面重重劃了一道。
“好,只要找一截竹子,然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