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禪腦中猶如脹滿了經綸典籍。
總體來說,自漢中出兵北上共有四條途徑:子午谷、斜谷、駱谷以及穿越老陳倉至散關的道路。這四條通路都是從漢中通往關中的關鍵通道,在劉禪和鄧範眼中,它們各有優劣,且都不那麼可靠。
其中,駱谷最為獨特,道路艱險異常,依照簡雍繪製的地圖所示,如果劉禪沒記錯,這條路徑在未來也會頗為著名……
因某位修道詩人的一首吟誦,其中一句尤為流傳深遠:
蜀道艱,難逾登仙之峰!
此便是駱谷之道,行走此徑,兵馬不宜過三萬之眾,糧秣輜重消耗甚巨,且易遭伏擊危機,就算避開敵軍潛伏,亦有金翅靈猿與白熊聖獸突襲之虞,實非穩妥之舉。
但他若成功穿越,便可直搗武功秘境!
另有一條赫赫有名的途徑,即魏延的子午谷奇策,自漢中一路直指長安城。
相較於駱谷,這條路線或許稍顯寬廣,然而其致命之處在於遙不可及!沿途糧秣輜重損耗驚人,狹徑崎嶇,一旦遭受伏擊或被封鎖出路,其後果不堪設想。
以劉禪之見,諸葛丞相不敢採納此計亦屬情理之中,出征一萬人馬,便需近半人力押送糧草,如此風險重重,勝而不守,實為不可靠之策。
相較之下,斜谷之路顯得更為穩健,自斜谷發兵,攻克眉縣,再全力進擊現今之陳倉地界。
確乎,此途最為可靠。此刻他們正是沿著此路前行,而此道特色並非峻嶺綿延,亦非長途跋涉,而是狹窄異常!然而兩側皆懸崖峭壁,狹窄之徑亦令設伏者倍感艱難。
最大可能性莫過於在眉縣展開大規模對決,抑或是於箕谷之地進行攻防大戰,誠然,攻勢難度頗高,對糧草輸送而言,確實極具挑戰性。
至於最終選擇經由老陳倉,再攻散關之地。
此地雖在後世聲名不顯,但在前朝卻曾聞名遐邇,韓信暗度陳倉之舉便發生於此;而在劉禪的眼中,另一位在此崛起的人物便是郝昭,儘管崛起之後不久便隕落了。
:()我在三國逆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