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牆夼水庫上游五蓮縣境內袁家莊村 (第2/5頁)
山東人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諸位菩薩。院東側的武聖殿裡供奉的是武財神關羽、藥王神以及民族英雄岳飛。
老姆廟佈局嚴謹,廟舍建築古樸凝重,青磚、青瓦、紅柱、紅廂,將傳統建築特色與民俗特徵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古往今來,附近很多百姓逢年過節會到老姆廟上香朝拜。每年陰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的生日和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薩的生日之際,村裡還會自發組織廟會活動,周邊村子的近二十支花會隊伍會在廟前進行花會表演,吸引數千名群眾觀看,場面十分熱鬧。
老姆廟的傳說
現如今的老姆廟是後人重修的,而它最早是何時修建,已無人知曉。在老袁莊村,關於老姆廟的由來一直流傳著兩種說法。
一種說在明末清初之際,福建省有一位劉姓商人,僱了幾條大船來天津販運貨物。有一天,海上忽然颳起颶風,幾條大船在大風浪中飄搖,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危急關頭,劉姓商人和船上所有船工跪在船頭向天祈求:“如果老姆奶奶能保佑這幾船的人、貨平安脫險,我們將在船泊停靠的第一錨地修一座老姆廟,感謝老姆奶奶。”祈禱過後不久便風平浪靜了,最後大船平安駛進海河。
後來一天晚上,又忽然颳起大風,幾條船無法前進。於是劉姓商人通知船員們全都上岸休息避風,有一位船員提醒他——你曾許願在下錨的第一錨地建一座老姆廟,劉姓商人這才想起當初的誓言。他來到船隻拋錨停靠的地方,即今天的無瑕街老袁莊,找到村裡的鄉紳,把在海上遇難得救的經過給他們講了一遍,懇請鄉紳在海河岸邊給他一塊土地建廟。鄉紳們看到劉姓商人一片虔誠,就在海河邊上給了他一塊土地,修建了老姆廟。
另說,建造老姆廟的是明朝時的一些山東人。一次他們隨船來天津時,在途中遭遇暴風雨,船隻在黑夜中迷失了方向。正當大家驚慌失措的時候,原來掛在桅杆上已經熄滅的燈籠突然亮了起來,閃爍著火紅的光澤。當時民間流傳著一個說法,遇到危險時如果桅杆上的紅燈突然亮起,便是老姆奶奶顯靈,大家可以平安無事、逢凶化吉。看到紅燈亮起來後,船老大馬上命令夥計們解開纜繩,任由小船隨風漂流。最終,船隻平安地漂到現在老袁村的海河岸邊。後來,這些山東人合力建起老姆奶奶廟,以報答老姆奶奶的救命之恩。
戰鬥英雄黃殿發
老袁莊村生活著一位老英雄黃殿發(1920年生),一提起他的名字,上年紀的村民們總會交口稱讚,流露出欽佩的表情。
黃殿發從小生活在老袁莊村,小小年紀就知道為父母分憂,家裡的農活總是搶著幹,希望能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多為父母減輕些負擔。日子雖然過得很緊張,但好歹還能生存下去。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老袁莊很快成為敵佔區,日本人強迫村民給他們種植水稻,還時不時以搜捕抗日分子的名義到村裡騷擾,村民們終日生活在恐怖氣氛中。
日本人的“巴嘎”與巴掌,如陰雲般籠罩在黃殿發的心頭,他也曾問過村裡的長輩,為什麼幾個日本人就可以任意驅使打罵大家,長輩總是默默抽一口旱菸,恥於回答。後來,黃殿發懂了,對侵略者來說,弱者就是凌辱的物件,想不被繼續欺負下去,就要將侵略者永遠地趕出家鄉,趕出神州大地。
抗戰勝利後,黃殿發參加了駐守在平津地區的國民黨軍傅作義部隊,日本佔領時期他年齡還小,現在長大了,終於可以端起槍保衛自己的祖國,他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一定不能讓日本鬼子進中國這種慘劇在次發生。可是,日本人雖然被趕跑了,國民黨卻一心想要獨掌政權,不久向共產黨發動進攻,挑起了內戰。
就這樣,黃殿發懷揣著保家衛國的理想,卻被迫捲入了一場骨肉相殘的內戰。原本實力佔優的國民黨軍隊在經過兩年多的作戰後已經疲憊不堪,而初期較弱的解放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