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牆夼水庫上游五蓮縣境內馬耳山附近東瓦窯溝村 (第2/4頁)
山東人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將來又能演變成為多少傳說被人傳頌。而大爺生活在瓦窯溝村幾十年留下的那些故事,我們後輩要把他記錄下來,傳頌下去,讓它變成瓦窯溝諸多傳說故事的一部分。
像這樣的傳說,對於我來說,瓦窯溝還有很多。
到他去世為止。
跟姥爺的故事記憶清晰的還有一件有意思的事。
農村的灶臺都是用石頭和泥土砌成的,靠牆的地方會搭出一個小空間,一般供家裡的老母雞在裡面下蛋。姥爺家的灶臺就是這樣的。有一次我看到一隻母雞從裡面出來,唱著高歌,一看就知道她是剛下了蛋正慶祝著呢,我看母雞走遠後,就悄悄的過去伸手去掏雞蛋,果然摸到了一個熱熱的滑滑的雞蛋,剛要把手拿回來的時候,突然碰到了一個古怪的、硬硬的東西,再一試確定是塊“石頭”,仔細的再摸摸,感覺石頭上竟然還有類似胳膊、鼻子形狀的結構,於是決定仔細看個究竟。把雞蛋放好後,找了個手電筒,朝裡面照著,一看,驚呆了,裡面竟然是一尊石頭雕刻的小佛像。
我以為我是第一個發現“真佛”的幸運人,就趕緊把佛像從裡面掏出來,正捧在手裡仔細拜看,這時姥爺突然從外面回來了,看到我正抱著佛像,急忙走過來,沒說一句好,就把佛像又輕輕的放回了原地,還故意用草蓋了蓋,我不解的看著姥爺,期待著他能跟我說說這尊佛像的事,可他竟然一語不發,從此也沒再說過關於這尊佛像的事。再後來,我逐漸大了,初中畢業後到了城裡,再往後因為學業和工作的繁忙和壓力逐漸襲來,關於那尊佛像的事也就逐漸淡忘了,再幾年後,遠在城裡的我,突然聽到了姥爺去世的噩耗,我內心不禁心疼如刀割,淚流滿面,關於姥爺的一幅幅畫面,瞬間湧現在眼前,忘不了姥爺的慈祥和仁厚,曾經滋養著我兒時的心靈,他的一舉一動曾經讓我的童年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那是一個老人用行動和肢體留下的雕塑般的記憶。
思念姥爺之餘,自然也再次想起了那尊小小的佛像,當時不明白姥爺為什麼趕緊把它放回原處,現在似乎有些明白了。再後來,已經不清楚那尊佛像的去處了,聽母親偶然會說起,說可能是被大舅拿去了,但我再也沒有見過。
姥爺、姥姥跟我和姐姐感情非常好。他們有什麼好吃的總是偷偷的留給我們,無論是油條、山楂、罐頭、點心等等,只要是好吃的都會留著,有時候留的時間長了,都壞了,也不捨得扔。我們小的時候在村裡上小學,放了學就會先跑去姥姥家,姥姥第一時間就從她身後的小盒裡摸出好吃的給我們,每次都是這樣,我那時總在想,姥姥什後的小盒子簡直就是個魔盒,要什麼有什麼。後來長大了,去鎮裡上初中,寄宿,每週回家一次,這可就出麻煩了,因為隔五天半才能回家一次,雖然一回村裡第一時間就會跑到姥姥家,姥姥也會第一時間從她身後的魔盒中摸出不知存了多久的美食給我,可剛要吃時才發現,都已經壞的爬滿了蟲子,那時經常被這樣的景象嚇著,現在想來,食物雖然壞了,可姥姥對我們的感情是那麼的淳厚,那麼的真摯!那麼的難以忘懷!
再後來,我們家搬到城裡,我那時因為還小,就暫時跟這個村子失去了聯絡,姥姥去世後我依然沒能去送她,沒能再看看她最後的面容。聽母親奔喪回來後說,姥姥因為比姥爺晚走了幾年,時常思念姥爺,這是去天堂再會姥爺了。如果真有天堂該多好啊,兩位老人就會再在一起,哪怕姥姥整天的吩咐姥爺做這做那,我想,姥爺他也是會樂意的。
說完了姥爺、姥姥的故事,接下來聽聽我的爺爺和奶奶的傳說。
爺爺和奶奶在我的記憶中,兩人的感情不如姥姥和姥爺那麼和諧。
爺爺也是那種不善言辭的老人,記憶中,爺爺時常含著菸袋一個人蹲在某處抽著煙,眼神看著某處,像是思考著什麼往事。而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