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第2/2頁)
[法]儒勒·凡爾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各種建築風格都揉入了加爾各答的兩個不同世界裡。
上校的住所是一幢造型十分簡單的平房,磚砌的底座,金字塔形的屋頂,周圍環繞著一條遊廊,廊柱又細又小。兩旁的廚房和一些堆放雜物的房間構成建築的左右兩翼。整個住所置身於一個圍著矮牆且樹影婆娑的花園裡。
上校的家境十分富裕。正如半島上所有的英國家庭一樣,他也有許多僕人。雖然他家的動產、不動產及內外事務全都被打理得井井有條,但是我們仍能感覺到其中缺乏女人獨有的味道。
至於管理僕人以及全家上下的工作,上校把它全部交給自己的一位老戰友,皇家軍隊的軍官蘇格蘭人馬克&iddot;雷爾中士。上校曾和他一起參加過印度戰場上的每一場戰役,他是一名正直而勇敢的軍人。
四十五歲的馬克&iddot;雷爾和那些鄉下蘇格蘭人沒什麼兩樣,長得又高又壯且留著大鬍子。雖說他是和莫羅上校兩人同時從軍隊退役的,但從他的舉止、相貌以及他穿戴的傳統服飾無不表明他仍徹頭徹尾地是個從蘇格蘭高地招募來計程車兵。一八六○年他們兩人離休後,並未重返故土,回到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而是都留在了印度的加爾各答,過著一種謹小慎微的寂寞生活。
當邦克斯向我介紹莫羅上校時,叮囑了我兩句:
他說:&ldo;千萬別談及印度兵暴動一事,尤其是那納&iddot;薩伊布其人!&rdo;
愛德華&iddot;莫羅上校出身於一個古老的蘇格蘭家族,他的祖先在英國史上留下過輝煌的業績,其中有一位埃克托爾&iddot;莫羅先生,曾在一七六○年率孟加拉軍隊鎮壓過一次印度兵暴動。一個世紀之後,暴動又捲土重來。莫羅上校本人也曾無情地鎮壓過暴亂,‐‐而且當天就毫不猶豫地把二十名叛亂分子塞進了炮眼,‐‐這是在一八五七年暴亂期間被頻繁使用的酷刑,它的發明者可能是上校的祖父。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