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智宵的意見是不在“智”地大搞生產,可以選擇其它位置較為偏僻,當地卻有足夠資源的地方。
智氏的封地目前被分割成了五塊。
最大的一塊封地像是一根勺子的形狀那般橫在中東部和東南部,大致的位置就是現代山西的東北部和南部。這一塊封地與仇由國和鮮虞國接壤。
面積第二大的封地在現代陝西的東部,也就是黃河與渭水、洛水的交匯處,與秦國、白翟(白狄)接壤。
第三塊封地在晉國的中部,也就是少水的兩岸。
排在倒數第二的那一塊封地在晉國的西部,與周王畿和鄭國接壤。
最後一塊封地則是一條狹長的長廊,從地圖上看像是一條毛毛蟲,位於單國的邊上。
智氏的這些封地之中,與鄭國接壤的那一塊封地農業最為發達,包含了晉國農耕開發度最高的“溫”地。
礦產資源最多的則是最大的那一塊封地,它幾乎將現代大半個太行山包含了進去。
智宵的意見是繼續加大力度開發“曲梁”,同時將“曲梁”周邊的“銅鞮”、“斷道”包含進來。
“取‘潞氏’為用?”智躒有點迷了。
以行政級別來算,“曲梁”、“銅鞮”、“斷道”都屬於“潞氏”的下轄區。這裡也是智氏歷來最不看重的行政區域之一。
以前老智家不重視的原因是著重於紡織,再來就是因為“潞氏”多山區對農業開發相當不利。
智宵當然需要重視農業和紡織。
沒有農業就沒有糧食,沒有糧食人們吃什麼?光靠對外採購糧食絕對養不活智氏的所有人,並且太容易受制於人了。
紡織是智氏的傳統產業,也是智氏財政收入的最大來源,甚至因為布匹也是貨幣的關係,可以說紡織就是一種印鈔行為。
問題是智宵想要智氏的發展路線稍微變動一下,增加軍工的相關產業。
智躒對智宵表達過“生產民用物資鬥不過搞軍工業”的說法印象無比深刻,只是依舊沒有馬上同意智宵的建議。
這件事情對智氏來說太大了,真的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拍腦袋決定下來的。
另外,人們的思想觀念之中,好東西放在祖地(老巢)的觀念已經固定,智躒多少認為把軍工業安置在“智”地之外的其它區域比較不合適。
可是,智躒又要承認在“智”地大搞軍工建設容易被人窺探,一旦其他家族發現並且理解為智氏要搞大動作,以往的很多佈置將會前功盡棄。
“你將何為?”智躒問道。
智宵知道智躒一直在關注自己,怎麼可能不曉得在培養跟班呢?
有兩百多名孩子或少年一直跟隨智宵學習,四年時間或許無法形成某個科類的專精,囫圇吞棗之下進行了不少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大一些的孩子則是初步掌握了管理技巧。
智宵說了一些名字,隨後繼續往下說道:“二三子可分批佈置於各地,使之管理冶煉、鍛造、加工。如若有錯,孫兒屆時可一往善後。”
關於智宵在培養幫手的事情,智躒當然知道了。
智躒最為震驚的就是這一點,驚訝智宵小小年紀就懂得培養幫手,恰恰因為感到震驚和驚訝才在召回智宵之後,願意帶著智宵踏上晉國的核心舞臺,同時像是在對待成年人一般與智宵進行交流。
“你且謀劃,屆時取文牘予我一觀。”智躒顯得很保守,不過也是應有之意。
智宵當然是應“諾!”了。
接下來的幾天,智宵撲在了寫計劃書上面,直至某天有人前來邀約前往郊外狩獵。
“趙伯魯、魏駒、中行起、韓庚、范陽生?”智宵一聽都有誰會去,算上自己就是六個卿位家族的嫡系小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