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母親,勞舍爾大主教是想去愛爾蘭島傳教,而且愛爾蘭的情況,確實要比我們奧地利要更糟糕一些。奧地利的人民有奧地利的法律保護,但是愛爾蘭人並不被英國人認為是英國人。”
弗蘭茨隨手拿出了一份報紙,是一份半個月前的《倫敦時報》,這份報紙的社論是弗蘭茨覺得最過分的。
“夏農河畔的凱爾特人,就該想曼哈頓河畔的紅人!為了讓他們少糟蹋一些糧食,政府應該像美國人那樣!”
這裡說一下,曼哈頓河畔的紅人,指的就是美國的原住民,印第安人。而美國政府最有用的政策就是,《剝頭皮法案》。
1814年,美國政府正式頒佈獎勵規定,重獎剝取印第安人頭皮的勇夫,一張男性頭皮獎勵100美元,一張女性的頭皮獎勵50美元。最後演變成今天《印第安人驅逐法案》。
“他們真是一群沒有人性的畜生!他們居然跟野蠻血腥的美國佬一樣,真是一群無恥之徒!該死的海盜,還以為他們真的成了紳士,果然大陸以外就沒有文明存在!”
這個時代的美國人,被認為是野蠻人,而非現在的文明人。至於英國人過去也是海盜出身,尤其是對哈布斯堡家族來說,西班牙的沒落和英國人的海盜,不無關係。
索菲夫人顯然是有些反應過度了,她作為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自然會十分同情同為天主教徒的愛爾蘭人。而對於英國人,歐洲大陸上的王室對其評價普遍不高。
“所以拯救天主教的同胞,還要靠我們自己啊。”
索菲夫人點了點頭,在她心裡哈布斯堡一直都是天主教的守護者。其實哈布斯堡家族和天主教的關係十分密切,甚至還擁有選舉教宗的權利,後面奧地利衰落之後才會收回。
“你準備怎麼救?就是一直去送糧食嗎?”
“還是在伏伊伏丁那用過的老辦法。”
“老辦法?”
“嗯,以工代賑。”
“可愛爾蘭和奧地利有千里之遙,你怎麼讓他們以工代賑。難道你要在愛爾蘭島上開工廠嗎?還是要給他們修水渠?”
“”弗蘭茨一陣無語,看起來索菲夫人還是,擔心弗蘭茨會腦袋一熱,會去給英國人的建設添磚加瓦。
“突尼西亞那裡不是有一些地嗎?反正我們也要派人開發,不如讓那些愛爾蘭人去。”
“那不是等於把突尼西亞送給英國人嗎?不行!”索菲夫人覺得自己的兒子正在做蠢事,她很憤怒。
“不不不,是讓他們去修鐵路。直接送讓他們去沒有開發過的地區,簡直是讓人送死。突尼西亞的土地要一點點開發,至少讓我們奧地利的開荒團先紮下根,才能引入愛爾蘭人。”
“可是,讓人在沙漠裡修路,那不是更殘酷的做法嗎?你就這樣救他們?”索菲夫人反問道。
對此弗蘭茨也早有準備。
“所以我們可以給他們很高的報酬,同時和他們的家人取得聯絡,如果他們出事,他們的家人可以考慮到突尼西亞繼承他們的土地,或者是到奧地利的皇室莊園裡工作。”
“你指的高報酬,就是那些未開墾的荒地?”
“可它們不會永遠是荒地,為了幫助他們,我們還會提供貸款、種子、工具、以及必要教育”
索菲夫人似乎理解了弗蘭茨的意思,這樣一來這些愛爾蘭人,就不再是英國的臣民,而是奧地利的農民。而且論到處理多民族關係,沒有國家比奧地利經驗更豐富,雖然很失敗。
索菲夫人臉色一沉。
“弗蘭茨,你這不是奴隸販子嗎?”
“母親,我對上帝發誓,我是真心想幫助他們,現在讓一部分受苦,總比以後兩百萬人餓死強。”
“你怎麼知道以後會有兩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