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小橙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廷和和張太后說的時候,關於帝國的繼承人,必須符合幾何條件,必須是朱厚照爺爺朱見深的子孫,這是血脈的傳承。
要求這個未來的繼承人,必須身體健康,而且還得是藩王府未婚配的嫡子,未來的張太后就可可以給皇帝舉辦婚禮,名正言順的當上太后,這樣張太后的利益才得到到了保證。
這個未來的繼承人必須性情非常溫和,必須是一個有文化的讀書人,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名聲。
張太后這個文化淺薄的女人,這個沒有什麼政治鬥爭經驗的女人,就這樣輕易地被說服了,其實,楊廷和故意隱瞞了一個重要條件,朱厚熜基本滿足以上條件,但是從封建立法上來說,興王這一派絕後了,完全變成了皇帝,這就是一個大宗和小宗的關係。
馬小帥透過這些記錄,這才瞭解到真實的情況。正德16年3月9日,在守孝的朱厚熜,接到朝廷恩旨,子承父業繼王位。
這就是楊廷和的操作,大明王朝的繼承人,所有的條件幾乎都完美的符合了,朱見深嫡傳一脈,藩王的嫡子、已封王、未婚、年齡小。
張太后和楊廷和聯合釋出的聖旨,太監谷大用、韋彬、大學士梁儲等前往湖北。這道聖旨上寫的去迎接王,就是興王,而非皇帝。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幾個文字,卻出現了重大的分歧,迎接的是一個王爺,而不是皇帝,也就是說皇帝朱厚照死了死,如果朱厚熜想當這個皇帝,你就得接受現實,首先用藩王的身份,你來到北京,經過我們大家的許可,你才能夠順利成的當皇帝,這是朝廷的恩賞,也是我楊廷和對你的支援,更是張太后人你當兒子的理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盤算,首先要給未來的皇帝一個下馬威,讓你知道知道我們的厲害,以後我們要做事情的時候,你小子給我們記著點,沒有我們大家的認可,沒有我們大家的支援,你壓根就當不上這個皇帝。
可是這些人都忘了,興獻王朱佑杬身體不好,就一個兒子,為了以後王府能夠順利地傳承下去,很早就把這些禮儀包括治國之道,都交給了自己的兒子,要懂得明哲保身,更要懂得權利的鬥爭。
興王早就知道皇帝朱厚照以後沒有孩子,自己的兒子有很大的機會,所以從小就對朱厚熜進行了各種培養,精通祭祀和典禮,熟悉了大明各種禮儀和規範。
千萬不要小看一個11歲的孩子,居然成功地頂門立戶,處理家裡的事情處理得非常好。嘉靖皇帝登基之後為了美化自己,同時也為了削弱彰太后和楊廷和的作用,就是為了歷史上記載的讓自己好看一點,就故意讓史官這麼記錄下來。
公元1521年4月,皇帝朱厚照回到北京,感覺自己不行了,便當眾宣佈,堂兄弟朱厚熜嗣皇帝位。千萬不要小看這麼記載,這是非常符合當時封建禮法的,論序當立,也是血統方面的任何,同一個爺爺,父親又是親兄弟,嘉靖皇帝為了美化自己,還說朱厚照對自己的評價,聰明仁孝,德器夙成。
如果不是嘉靖皇帝身邊的太監記錄下來,恐怕這段歷史真的被嘉靖皇帝矇混過關了。公元1903年,在北京一個太監墳裡面的文物,就是嘉靖身邊的太監記錄的,如果不是看到這麼珍貴的資料,恐怕誰都想不到,歷史居然是這個樣子的。
14歲的嘉靖皇帝,來到北京看著相互勾結的張太后和楊廷和,表面上看是鐵板一塊,虎視眈眈,可是那又怎麼樣?自己見招拆招,最終的勝利還不一定是誰的。
年輕的小皇帝嘉靖面對的都是楊廷和,毛澄這些人,這些人都是讀書人,讀書人自視甚高,百無一用乃書生,他們都忘記了一點,皇帝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本來這些讀書人就認為,你一個14歲的小毛孩子,你懂個屁呀,我讓你來北京當皇帝,已經很給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