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認識,“子賢,你不愧是本王最看重的年輕人,果然比常人要出色得多,治國的道理,能說得如此深刻。真有本事!”
沈歡正視對方,雖然從對方的眼中可以看出不少感激的真情,不過心裡還是在懷疑,這個表現得比較急功近利的未來皇帝真能明白他今日這個故事嗎?要是明白了也不枉費今日他的苦心,若是不明白或者事到臨頭給忘了,那自己又該如何呢?畢竟道理是道理。可沒經過事實教訓的年輕人,也許不一定能理解到這個故事深含地治國方略。
當然,有當今官家在場,給穎王讚揚有治國之道,沈歡還是比較擔心的,不想惹出什麼禍事來。只能趕緊說道:“穎王殿下說笑了,微臣年輕學淺,能有什麼見識,剛才所說,不過是切合之前所議拼音之法而已。微臣的意思是拼音之法該推行,卻不能動作過烈,以免引起天下之人的強烈抵抗。另外。微臣所寫《大宋字典》。才注音不過數千字而已,還有更多的字要加工,但是微臣不擅句讀文法,卻是有心無力了,為了以免誤人子弟,因此想請朝堂出面,召集人手,共同努力,把《大宋字典》打造成我煌煌大宋的象徵!”
趙曙點點頭道:“沈副使考慮周全。這個朕可以做主,下旨召集館閣飽學之士出一份力。不過其中還要沈副使協助,由熟悉事務地你教會他們才成。”
“職責所在,不敢稍遲!”來的時候歐陽修給沈歡支了不少應對皇帝的招數,再一次使用。效果還是不錯。
趙曙又笑了:“沈副使果然是朝廷棟樑。你弄的那個《文藝》雜誌。看來也不錯,今後還需再接再厲!”
沈歡又喊口號了:“臣一定把《文藝》打造成最具有欣賞價值的刊物。令它對我大宋教化達到最大功用,也做出最好的榜樣,以佐證我大宋富麗繁榮地景況!”這話半虛半實,虛的部分有著鼓惑性,至少能讓官家肯定這份雜誌的地位與價值,也給對方畫出了一個比較大的餡餅,作為皇帝,最在意的不過是文治武功而已,特別是文人治國的天下里,文治方面若能做得極好,聲譽也是最高的,像先帝仁宗皇帝,還沒死地時候下邊大臣與百姓都嚷著給他上“仁”地封號了,雖然他拒絕了,不過作為中國有皇帝以來第一個以“仁”作廟號的皇帝,也算殊榮之極了!
實在的部分當然是《文藝》的前景,才兩日時間,就賣了數千冊,當然,其中很多人是衝了歐陽修與他的名頭去買的,饒是如此,待時日久了,雜誌觀念深入人心,銷量應該也能穩定下來,就是以後一月一冊,單是開封,應該也能賣個一兩萬冊的,當然,前提是活字印刷的技術與機器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壟斷從來都是無敵的。等銷量上去,再在後面開個什麼商業廣告欄目,到那時估計也就賺翻天了!錢也從來都是好東西,沒有人嫌它多地,一想到雜誌的“錢景”,就令人激動。
“好!”趙曙拍案而起,“沈副使之言,正合朕意,朕貴有天下,而今大宋天下繁榮堪為盛世,有一部《大宋字典》面世,也是盛世之事!沈副使可以放心,這部字典,朕一定要人給人,要物給物,你安心把它完成即可。”
沈歡激動地道:“陛下恩情,微臣不敢稍忘,定當竭盡全力修成此字典!另外,穎王殿下所說亦有道理,既然確實比較發方便,可以先讓開封一些書院或者國子監先把字典前面一些已經注音的常用字學上一學,他日一些士子到地方或者作為啟蒙夫子,也有利於拼音的傳播。陛下以為如何?”
說一萬句都不如實在做一事,雖然為了敲打趙頊這個未來皇帝,說不能急於操作拼音,可也不代表了一點事都不能做。拼音是一種方法,看上去比較簡單,只要懂得門道,學來應該也不是難事,不過推廣起來也許就難得多了,因為沒有人才來做宣傳,因此不如先培養一些士子,這些士子人數眾多,參加科舉考試不可能全部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