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有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美食上桌前,靜楠就不知不覺吃了許多小魚乾,鍾九怕她提前飽腹,便哄道:「看看那邊水缸中是什麼。」
為吸引客人,客棧在門旁置了一個大水缸,此時有不少小孩圍著,滿是新奇。
靜楠也湊過去,原來裡面放了些海魚,奇形怪狀,色澤亮麗,極為特別。
小孩從未看過這麼多魚聚在一塊兒,她想了想,踮腳用手指往裡面一探,再收回啜了口。
回頭,認真道:「不好喝。」
鍾九阻止不及,眼睜睜看她啜了這麼一口「魚湯」,頓時大笑起來,幾欲笑出眼淚。
他抹了把眼,同樣認真道:「公子,有圓圓小師傅在,我真擔心自己哪天會笑出病來。」
另外二人未語,但看神色,顯然有認同之意。
俄頃,美食上桌,鍾九喚回靜楠,四人一同愜意地用了頓午飯。
端午習俗頗豐,射柳、贈扇、鬥草……真論起來,便是整日整夜也無法盡數參與。
小孩第一次接觸節日民俗活動,幾人少不得要帶她多玩會兒。
回楊府時,已是暮靄沉沉。
楊豐備了一場晚宴,活動亦有,卻是令家中幾個年幼的兒孫或讀書、或彈琴。
他並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看得津津有味,興高處道:「我就不愛看什麼戲,也不會欣賞歌舞,如此在家中樂樂,既盡興也省事。」
老狐狸。鍾九心中含笑啐了口。
再看荀宴,只點了點頭。
對這個年輕人,楊豐著實喜愛得緊。家世清白,又是直接為陛下辦事,親近他時所需的顧慮,少之又少。
思索幾日之後,即將離別的這夜,楊豐終於下定決心。
他將荀宴請至書房。
沉默片刻,誰也不言語,終是楊豐長嘆一聲,起身。
他從壁畫後,取出了一封深藏多年的信,和一塊染血的包袱。
「具體事因,在這封信中已經盡述詳情。」楊豐輕聲道,「黨|派之爭,我從不參與,此次……算是全了老友的一個心願。」
「荀兄弟,若是你,我相信定可以為他伸冤。」
荀宴與他對視,良久,嗯一聲,接了過去。
紙張輕如鴻毛,於楊豐而言,這一刻手中交接之物卻有萬鈞之重。
饒是剛毅如他,也不由虎目微紅,既是激動,也是愧疚。
老友為人所害,全家三十二口被屠戮殆盡。他趕到時,只見血色沖天,滿地腥紅,竟無一處可以落腳。
當時,老友吊著最後一口氣待他尋去,在咳血聲中告知了他緣由。
原來不過是為一價值萬金的商鋪,和一美貌女子,便叫人殺心頓起,生生要了這三十二條性命。
楊豐當即替他在當地報官,三日後便得知了結果,乃江洋大盜為之。可笑的是,官府竟真貼出了江洋大盜的畫像,懸賞百金。
百金,三十二條性命,僅值百金。
楊豐心知肚明,與老友結此怨之人,是大皇子的親舅舅,侯門貴子。
為了替他遮掩,從京中到地方官府必定都已打點好了。
憑著一腔憤怒和滿身熱血,楊豐花費了五年之久為老友查詢證據,尋求實情,但毫無所獲。
不僅官場處處被打壓,他的至親之人亦數次遇險,才四歲大的小孫子,眇了一目。
夫人哭著懇求他,求他收手。
楊豐沉默良久,也終是收手了。
為了家人安危,他將老友遺願一擱再擱,不敢再像年輕之時那般意氣行事。
因他害怕……他害怕有一日回府,會同樣見到屍橫遍野的家門,所以他退卻了。
直至今日,遇見熱血未褪的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