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局勢多變 (第1/2頁)
飛渡關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想到要去見頂頭上司。段書瑞心裡有些躊躇,但他轉念一想:這又何嘗不是對自己的一場歷練?自己以前所處的環境過於單純,導致自己涉世未深,一來就被人使了絆子。秘書省裡不乏圓滑世故之人,自己不快速成長起來,如何能在這裡立足?如何能獲得層層晉升,最後為魚父報仇雪恨?
他被韋建單獨叫去,自是有任務交給他。他心中不知這位上司是何想法,但現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段書瑞剛穿過狹長的迴廊,正好遇上低頭走出的左右二丞,左丞鄭光只是面無表情地向他略一頷首,右丞葉安卻是朝他微微一笑,以示嘉許。
段書瑞向二位拱手行禮,寒暄幾句後,便進了韋建的公署。“韋大人。”段書瑞躬身行禮,韋建“嗯”了一聲,頭也不抬地翻著手中的書籍,對他的到來沒有任何表示。
段書瑞也不急,只是規規矩矩地站著,等著他發話。
韋建翻完手上的書,開啟抽屜,取出一大沓文書交予段書瑞:“這裡乃是貞觀年至今朝廷釋出的鋯敕、詔書等,你仔細閱讀,用心品鑑,我會不定期向你提問的。”
段書瑞點頭稱是,伸手接過一沓厚厚的文書。他知道韋建有心栽培自己,只要自己把握住機會,很快就能得到晉升。
他算是諸位同僚中最年輕的一位,哪怕是熬他也能熬過許多人了,韋建遞來的橄欖枝,他是接還是不接?萬一是被他綁上一條賊船,可怎生是好?
接近年底,天氣愈發寒冷,可他一邊走一邊想,身上竟然冒出一層薄汗。
他抬頭看了一眼天色,只見天空中鉛雲密佈,冰雪橫飛,全然見不到半點太陽的蹤影。宣宗在時,早已內憂外患的大唐帝國在其手裡閃耀出最後一抹輝煌。然而今年八月,宣宗溘然長逝,大中時代已然終結,大唐帝國還能光輝多久呢?
他做事向來遵循本心,心中如何想的,那便隨心而至。他本無意官場,因為種種原因,才走上科舉致仕之路,可跨越千年春秋來到大唐,他難道真的能夠率性而為、獨善其身嗎?他又能真正做到袖手旁觀、任其發展嗎?
京城的冬天冷到嚇人,段書瑞回家先囑咐穿楊將爐子燒旺,烤了一會兒火,又沏了一壺紅茶,他就找藉口將穿楊趕去柴房,自己則在房裡看起奏疏來。
他喝的正是魚幼薇自制的紅茶,饒是他每次只泡一小撮茶葉,一簍茶也很快見底了。他捨不得喝完,又拉不下臉找魚幼薇討要,只能將其和其他茶葉混在一起泡了。他看著桌上的小竹簍,不知怎地又恢復了信心:“既來之則安之,我又何必想東想西呢?”
拋卻心中的雜念,他又重新看起奏疏來。按理說,這些文書是不應該帶出政事廳的,他便挑了幾封自己感興趣的文書,偷偷摘抄到草紙上,再偷偷帶回家。
他讀著幾篇奏疏,從其中品味出一些門道。比如同為奏疏,大臣們真情實感發的和敷衍著發的就很不一樣,儘管措辭上並無太多差異,但其中的微妙之處他卻可以品鑑出來。
像太宗和宣宗這樣雷霆手段的明君,大臣們寫奏疏前就會先在心裡打好腹稿再提筆,惟恐自己措辭不當得罪了聖人,落得個被貶謫發配的下場。
他認真地看著,右手邊備了一沓白紙,一看到新穎的觀點、感人肺腑的言語,便將其記下,留著以後學以致用。
天色已晚,段書瑞吃過晚飯後又看了半個多時辰的奏疏,甚感疲憊。他放下奏疏,正自閉眼養神,穿楊輕輕推門進來。
看到自家公子正在休息,穿楊特意放輕了步伐,他看見段書瑞身上穿得單薄,下意識地將一件狐裘大衣披在他身上。
“穿楊。”段書瑞睜開眼睛,低聲喚他。穿楊冷不防被他嚇了一跳,神色極是彷徨。
“明日陪我去趟醫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