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提心吊膽 (第1/2頁)
飛渡關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段書瑞瞟了一眼旁邊幾人的臉色,發現幾乎所有人都苦著一張臉,心下稍寬。
左丞皮笑肉不笑地說道:“諸位這麼緊張做什麼,這場測驗又不和官員考課掛鉤,大家該怎麼答就怎麼答,不必顧慮太多。”
幾人面面相覷,心裡都暗自想到:“誰信你啊!要真答得漏洞百出,豈不是會被你們抓住把柄?到時候考課結束後給我們判個下下等,那我們又找誰說理去?”
但事已至此,這場測驗是避無可避了,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試卷被一一發下來,段書瑞低頭一數,竟然有三張之多。他仔細看了看題目,果然考的都是判詞,之前的幾場大考中都考過判詞,主要是考察士子們對國家律法的瞭解,不過那時考的都是較為基礎的問題,這次的題目肯定不會像之前那麼輕鬆。
這第一題和第二題都是關於盜竊罪的。第一題還算簡單,盜竊財寶。段書瑞早就將相關法律條例爛熟於心,此時下筆更是順暢,沒有絲毫滯澀之意。
段書瑞順利答完第一題,開始看向第二題。“有村民甲,家中耕牛被盜。數日後,於鄰村村民乙處發現自家耕牛。甲認定乙為盜牛之人,遂將乙扭送至官府。乙辯稱牛是自己於集市所購,不知其為盜贓,雙方各執一詞。若汝為判官,當何以判案?”
段書瑞思索片刻,眼角餘光發現試卷下面的草稿紙,忙將其抽出來,開始在稿紙上認真地梳理思路。
偷牛這件事雖然不像直接入室盜竊那樣惡劣,但歸根結底也屬於盜竊他人財物。唐代和現代的法律有相通之處,當偷盜金額達到一定數目是可以被直接定罪的,而一頭耕牛的金額無疑已經達到了這個數目。
在唐前期經濟繁榮的穩定階段,普通耕牛的價格大致在2000文到5000文之間。在一些相對和平富足的地區,一頭健壯的成年耕牛可能價值3000文左右。這一時期,貨幣流通較為穩定,物價也保持在合理範圍,牛的價格還相對平穩,普通農戶若辛勤積攢幾年,還是有機會購置一頭耕牛用於生產的。
但安史之亂後,唐朝社會陷入動盪,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一方面,戰爭導致大量耕牛被徵用或死於戰亂,牛的數量大幅減少;另一方面,農田荒蕪,農業生產遭受重創,對耕牛的需求甚至更為迫切。這種供需失衡使得牛價大幅上漲。這一時期,一頭牛的價格可能飆升至萬文以上,普通百姓往往無力購買。
在這種情況下,丟失一頭牛對於一個普通家庭而言無異於晴空霹靂,也難怪村民甲看到自家的耕牛出現在其他人家中,會如此震怒了。
段書瑞沉吟片刻,提筆寫了起來:“王法昭昭,旨在懲惡揚善;律條赫赫,務朝明辨是非。今村民甲牛失而復現於乙處,甲稱乙盜,乙言購於市,此爭端起,須詳查以斷……”
他一口氣寫了三百多字的判詞,終於將這道題目全部回答完畢。
接下來就是打架鬥毆,坑蒙拐騙,過失致人死亡等案例,段書瑞低著頭奮筆疾書,剩餘的幾個進士已經面露難色,暗暗叫苦。
一共四十五道題目,顯然不可能一上午答完。午時,左丞貼心地叫人送上工作餐,兩葷一素一湯,滋味竟然比平時好了不少,段書瑞一邊不動聲色地吃著,一邊嘖嘖稱奇。
吃過午飯,他又投入緊張的答題中,其他人亦如此。大家都是進士,誰也不會為這一場考試而作弊,因此房間裡只有他們幾個觀政的進士,並沒有人監考。這些題目的難度較之上午的題目又上了一個檔次,其中不乏“甘露寺黃金案”、“建康懸案”等疑難懸案。段書瑞搜腸刮肚地答著,心裡也不由得暗暗叫苦。
答到後十道題,他的眉心漸漸舒展,敢情這後十道題才涉及到經史類書籍的解讀校勘,以及各類書籍的收集保管事宜。秘書省主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