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不頂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回到下朝時。
在東宮之中,牛曉乾端坐在椅上,聽著陳錦兒與劉伯溫次子劉璟對大明當下商稅狀況的剖析。
陳錦兒目光緊盯著膝上型電腦,侃侃而談。
“牛哥,我大明的商稅制度,表面上看稅率並不算高,遵循的是三十稅一的原則。
可實際上,各地關卡林立,商賈們幾乎每過一處,都得繳納稅費,這大大增加了經商成本,使得許多小商戶苦不堪言。
而且,免稅的物品範圍相當廣泛,比如五穀、農器、書籍、紙札以及軍民婚喪嫁娶之物、舟車絲布這類日常生產生活物資。
如此一來,真正能徵收商稅的商品種類大幅受限。”
劉璟此時身為劉伯溫的助理,在劉伯溫上朝期間,常於東宮等候,在一旁補充道。
“再者,道路狀況也是制約商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我大明南北差異顯著,北方歷經戰亂,許多道路損毀嚴重,年久失修,車馬通行艱難,極大地阻礙了貨物運輸。
南方雖說相對好一些,但部分偏遠地區的道路同樣崎嶇難行,不是山路蜿蜒曲折,就是泥濘不堪。
這不僅增加了商業運輸成本,光是運輸途中損耗的人力、物力就不是小數目,而且還延長了貿易週期。
而人口方面,戶籍管理極為嚴格,百姓被牢牢束縛在原籍,除了少數因災荒、戰亂被迫遷徙的情況外,人口流動極少。”
商業的繁榮離不開人口的聚集與流動,如此受限的人口狀況,讓商業發展也難以施展拳腳。”
雖說牛曉乾家中從商,可他作為養尊處優的富二代,平日裡對這些複雜繁瑣的稅務問題,向來都是甩手交給別人處理的,自己對其中門道幾乎一竅不通。
起初,他還天真地以為能把現代成熟的商稅模式直接照搬到大明,簡單又高效。
可如今聽陳錦兒和劉璟一番詳細剖析,才如夢初醒,意識到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完全行不通。
牛曉乾算是聽明白了,忍不住罵罵咧咧道,“這特麼要是想在大明推行類似現代的商稅制度,最起碼要先解決道路修繕與人口流動等一系列基礎問題。
老朱這是給我畫了個大餅啊!
我偉大夢想還如何實現!世界上的那些男同胞們都等著我呢!”
陳錦兒知道牛曉乾口中的老朱就是朱元璋,就當沒聽到。
反正她和劉璟都知道牛曉乾是現代人,對朱元璋更多是敬重,卻沒有古人那種發自內心的畏懼。
此時,她從懷中掏出化妝鏡,自顧自地端詳起來,“嗯,還是美美噠。”
劉璟也曾前往現代學習,對現代的生活方式和牛曉乾的思維模式有所瞭解。
他一聽牛曉乾這話,便知道這是想撂挑子不幹了。
一時之間,他竟也犯了難,不知道該如何勸說。
畢竟,以牛曉乾在現代優渥的生活條件,物質上確實沒什麼可追求的,勸起來還真不容易。
就在這時,朱標也回到了東宮。
他推開門,正巧聽到牛曉乾的後半句話,不禁疑惑道,“怎麼?什麼男同胞?”
“見過太子殿下,殿下萬安。” 陳錦兒和劉璟立刻起身,恭敬地向朱標行禮。
牛曉乾可沒那麼多規矩,扯著嗓子喊道,“標哥,哥們不幹了!
媽的,現在的商稅想改也改不了,你爹的大餅我吃不下!”
而跟在朱標後面剛進門的朱元璋,腳步微微一頓,臉上閃過一絲尷尬的神色。
沒想到自己剛進來,就聽到牛曉乾這麼直白的抱怨,不過他也清楚牛曉乾的性子,倒也不會生氣,只是在心裡暗自思忖,這推行新商稅之事,看來確實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