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實不相瞞,王方翼上任江都令,內心很有壓力。
大唐四個大都督府,分別是揚州、益州、幷州、荊州,都是戰略要地。
揚州的治所在江北,江都是揚州城的一部分。
最近幾任江都令、江都尉,都出自河東裴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這種北方世家大族。
如此,才能壓制桀驁不馴的江東豪強。
歷經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的割據,江東豪強根深蒂固,不是好說話的。
正所謂“強龍難壓地頭蛇”,王方翼自認文武雙全,也得提著幾分心。
所以他一上任,先到張園,向眾人展示自己跟江都侯的交情。
也許張三郎還沒有覺悟,他也是江東豪強的一份子。
王方翼:自己人!我跟江都侯是老相好!
“方才我看見,有一家莊戶的老嫗,在門前用木梳梳棉籽,那也是你發明的?”
“是的。”張川柏說。
王方翼點頭:“這種小工具不起眼,卻比大的機器更好推廣。將來種棉花的人多了,家家都要這種細齒梳。”
“我也是這麼想的。還有一種棉林,也是小巧靈活,我帶你去看。”張川柏大方地展示工具。
這些小工具的做法,都是一目瞭然。
難的是第一個想出來的人。
看完脫棉籽的工具,又去看棉紡織機。
“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想出養蠶抽絲織布,我一直覺得,第一個想出絲織的人,一定是神仙。否則,怎麼會把目光投向小小的蟲子的繭呢?”
張川柏一邊走,一邊侃侃而談:“棉紡織也是在絲織的基礎上改進。這種棉紡織機佔地不大,有個最大的好處,織工能坐著幹活兒。前些時候,好幾個大戶人家跟我買圖紙,想辦織坊大幹一場。”
另一時空的未來有個大明朝,長江流域的棉紡織很發達。
松江棉布冠絕一時。
現在,已經有人看到棉布的發展前景,想走在前面。
“都有哪幾家?”王方翼問。
“蕭家、朱家,我的本家……還有大寺院的和尚。”
“和尚?”王方翼笑了笑,“出家人還是那麼生財有道。”
張川柏說:“既然要推廣棉紡織,他們來買圖紙,我就賣了。”
定價略有不同。
大和尚們有錢,定價就高了一點點,想必佛祖不會在意。
學生們簇擁在身後,每視察到一項農具,他們就有序地演示。
到熬糖的大屋,王方翼見裡面熱火朝天,停步沒有走進去。
“我以前見過熬糖,想必大同小異,不用細看。至於你家做白糖的方法,我不便打探。”王方翼很有分寸。
張川柏眨眨眼:“那一會兒,我讓人給你做紅燒肉。你千萬要留下吃飯,我已經讓人殺豬了。”
“我沒想推辭。”王方翼爽朗笑道,“以前你到我家莊園,我們還一起吃鬥毆死的牛。”
隨行的人聽著,更覺得新縣令跟江都侯關係匪淺!
一起吃過牛,四捨五入就是一起蹲過監獄!
張川柏想起往事,也露出懷念的笑容。
真是……好久以前的事。
那個時候,李治還不是太子呢!
……
走回前面的農學堂,王方翼神色變得嚴肅,一本正經地考學生們。
不管是穿新衣服的,還是有補丁的,都一視同仁。
張川柏坐在旁邊,目光掃過學生們……打起精神來,不許丟我的臉。
王老五跟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紈絝子弟不一樣,因為家庭變故,他小小年紀就生活在田莊,跟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