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骨難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起來。
再找個機會瞟了一眼上面的說明,心中瞬間瞭然:這是一種對神經有強刺激性的藥物,不管肌肉注射還是靜脈注射,進入體內後會迅速作用於全身神經網路,併產生巨大的痛覺訊號。換句話說,打上這個普通人會被疼的死去活來,也是特工逼供時常用的一種手段。
而在這裡“黑龍角”給自己打,顯然是利用了開啟那條能轉化痛覺訊號的休眠基因的特點,主動製造劇痛,然後以此提升出招的力道。
怪不得先是表情猙獰,隨後又變得和吃了大力丸一樣,前者是被疼的,後者是發揮作用;至於面色如常則是與自身分泌的止痛激素飽和了。
弄明白其中緣由,項驁的新戰術也有了——放風箏。既不再正面對抗,擴大移動範圍,在追逐中消耗對方,不過不是消耗體力,而是消耗藥力。
按照他目前超常的代謝,藥效必然來的快去的也快,所以等拖到狀態全無時再殺個回馬槍,一定能反敗為勝。
隨後經過長達二十分鐘左右的周旋,在最近一次交手中“黑龍角”的拳頭打過來,衝擊力仍比用藥前強一些,但比巔峰時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這邊知道自己的計劃是對的,並且強的這點已經在承受範圍之內,無需繼續躲躲藏藏了。
局面隨著這種變化很快得到了逆轉,這傢伙沒能一鼓作氣將項驁幹掉,心想這次要完了。
因為當藥力徹底消解殆盡時,並不是退到平常時的水平就結束了,而是神經受到這般強烈的刺激,回落後百分之二百會出現的症狀便是極度虛弱,比如幾乎所有挺過劇痛的人均會脫力即是此理。
那在有勁兒時都打不過,何況手軟腳軟時了。
所以當過了最後一個峰值,“黑龍角”的戰鬥力像做了跳樓機一樣直線下降。
反觀項驁,已走在愈戰愈勇的路上,一招破開了對面近乎於形同虛設的防禦後衝至跬步之距,揮起左肘斜切了出去,肘喙命中前者太陽穴,把他打的朝著受力方向踉蹌而走,但後者並未就此罷手,而是趕在摔倒之前雙臂齊上,一下扣住其脖,來了一招泰拳中最經典的箍頸頂膝。
拳諺有云:“肘過如刀,膝落如錘。”
這話的意思很簡單,肘擊因為肘喙的堅硬、窄小很容易讓敵人掛彩,像刀一樣鋒利;而膝擊依靠的是人體力量最大的髖關節肌群驅動,所能爆發出的重擊力道是任何重拳、重腿都無法相提並論的,像大錘一樣勢大力沉。
很多在擂臺上爭得赫赫威名的泰拳拳王都曾用膝撞的技術讓與之交戰者聞風喪膽。
項驁在體工隊為了練這一手,常用四根彈力帶固定在腳踝上提供阻力,然後對準重型沙袋左右各全力以赴撞擊100次算1組,而每次到這個專案時均是5組起步。
一開始練完,經常因為邁不動腿而不會走路了,後來隨著體能上升才逐漸適應。
那麼被這樣的膝蓋劈頭蓋臉來一頓會有什麼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黑龍角”在接下來的半分鐘裡,胸腹部遭到了不低於三十次每次力道不低於上千公斤的狂轟濫炸。
此時他的整塊胸骨已經和被打爛的玻璃一樣了,沒有一塊不是碎的,後面的臟腑也紛紛深度破裂。
但仗著比常人強三到四成的修復能力,遭此重創卻還有一息尚存,項驁也知道此人生命力不可等閒視之,因此一點也沒敢大意,在發出末尾一擊後往旁邊一側步,繞到了對方身後,接著一手拉後脖領,一手摳後褲腰,雙腿貫通雙臂,全身運作之下,一個爆發力將其面朝上背朝下的舉過了頭頂,再狠狠的往下一拉,同時做單腿跪地狀。
電光火石之間,“黑龍角”的腰椎就擔在了上面。
“咔嚓”的悶響透過肌肉傳了出來,整條脊柱斷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