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之冤案(680) (第1/3頁)
墨劍飄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大宋仁宗年間,開封府府尹包拯,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秉公辦案,名震朝野。這日,包拯正在後堂與南俠展昭對弈,忽聞堂外擊鼓,包拯眉頭一皺,將手中棋子輕輕放回棋盒,道:“展護衛,前去瞧瞧,何人擊鼓?”
展昭起身,身形如風,頃刻間便回到堂上,報道:“大人,堂外有一老婦,聲稱其子被人殺害,冤情難訴,特來求見大人。”
包拯聞言,拍案而起,道:“速速帶其進來。”
不多時,一老婦蹣跚步入堂中,哭訴道:“大人,老婦之子張虎,日前在城郊被一黑衣人殺害,老婦多次前往衙門報案,均被以各種理由推脫,老婦無奈,只得前來求見大人。”
包拯聽後,神色凝重,道:“老人家,你放心,此案本府定當嚴查。”說罷,包拯轉頭對公孫策道:“公孫先生,你速去準備驗屍事宜,本府要親自前往案發現場。”
公孫策點頭應允,轉身離去。包拯則命王朝、馬漢備馬,一行人浩浩蕩蕩,直奔城郊而去。
城郊之地,荒草萋萋,張虎的屍體靜靜地躺在一片空地上,臉色蒼白,雙眼圓睜,似乎臨死前遭遇了極大的恐懼。包拯圍著屍體仔細檢視,眉頭緊鎖,心中暗道:“此案定有蹊蹺。”
公孫策在一旁驗屍完畢,道:“大人,死者身上僅有一處劍傷,致命於心髒,除此之外,並無他傷。”
包拯點頭,命人將屍體抬回開封府,自己則帶著展昭、王朝、馬漢在案發現場四周搜尋線索。忽地,展昭在一處草叢中發現一塊玉佩,玉佩之上,雕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鳳凰。包拯接過玉佩,仔細端詳,心中若有所思。
回到開封府,包拯立即升堂,傳訊與張虎有關之人。經過一番審問,得知張虎生前與一名喚作李婉的女子交好,而李婉家中,正有一塊與之相同的玉佩。包拯心中一動,決定親自前往李婉家一探究竟。
李婉家位於城中一處小巷內,環境清幽,一座小院,幾間竹舍,頗有幾分雅緻。包拯來到門前,輕輕叩響門環。不多時,一名身著素衣的女子緩緩開門,女子膚如凝脂,眉眼如畫,正是李婉。
李婉見包拯等人,心中一驚,道:“大人,不知前來所為何事?”
包拯出示玉佩,道:“此物你可識得?”
李婉見狀,臉色驟變,道:“此乃家傳之物,怎會在大人手中?”
包拯道:“張虎已死,此玉佩於案發現場發現,本府前來,只想瞭解你與張虎之間的關係。”
李婉聞言,淚水奪眶而出,道:“大人,小女子與張虎情投意合,本欲結為秦晉之好,怎料張虎突然遭遇不測,小女子心中亦是悲痛萬分。”
包拯見李婉神情不似作偽,心中疑慮更甚,道:“你且將玉佩之事細細道來。”
李婉含淚點頭,將玉佩的來歷一一道出。原來,這玉佩乃是其家族傳世之寶,李婉自小便佩戴在身,從未離身。直到遇見張虎,二人情投意合,李婉便將玉佩贈予張虎作為定情信物。
包拯聽完,心中若有所思,命人將李婉暫且帶回開封府,待案情查清再做定奪。回到府中,包拯獨自一人坐在書房,手中把玩著那塊玉佩,心中暗自思量:“此案看似簡單,實則疑點重重,張虎之死,究竟何人所為?李婉又是否與此案有關?”
正思索間,忽聞窗外一陣異響,包拯心中一驚,猛地拉開窗戶,只見一道黑影掠過,轉瞬即逝。包拯心知此人定與案情有關,立即喚來展昭,命其追查黑影去向。
展昭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帶回一名黑衣人。黑衣人被綁在堂上,臉色蒼白,雙目緊閉,似乎已陷入昏迷。包拯命人將其喚醒,黑衣人睜開眼,目光中滿是恐懼。
包拯一拍驚堂木,喝道:“堂下何人?為何深夜潛入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