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君安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淮欽與張珩延皆是一怔,趕忙循聲望去,只見門口站著一位老者
身著一襲墨色長袍,袍角繡著精緻的銀線雲紋,雖已兩鬢斑白,可腰桿挺直,雙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的氣場瞬間讓屋內的空氣都凝重了幾分。
此人正是翰林院學士楊峰,平日裡負責引領教導他們這些新晉翰林,於諸多晚輩而言,是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的存在。
楊峰邁著沉穩步伐踏入屋內,目光在謝淮欽與張珩延身上依次掃過,神色凝重,緩聲說道:
“今日,你們需得好好熟悉院中書籍典故,莫要荒廢了這大好光陰。”
“明日便要上朝,那朝堂之上,絕非尋常地方,恰似驚濤駭浪裡行舟,暗礁無數、風雲莫測。”
他微微皺起眉頭,加重了語氣。
“君恩浩蕩,可雷霆之怒亦在轉瞬之間,稍有差池,禍從口出,累及自身不說,還可能禍及家族。”
“所以,務必謹言慎行,管住口舌,聽清旨意、看準時機再發聲,莫要逞一時之能,懂了嗎?”
謝淮欽與張珩延忙離座,恭敬行禮,齊聲應道:
“學生謹遵教誨,定當銘記於心,不敢有絲毫懈怠。”
謝淮欽垂首之際,心下猶如被重錘敲醒,原本還因善祥郡主之事而有些飄忽的思緒瞬間收攏。
他深知,自己能入翰林院,承載著家族厚望,明日朝堂之上,便是邁向仕途險途的關鍵一步。
張珩延亦是一臉肅然,偷瞄了一眼謝淮欽,暗暗提醒
自己要和這位同僚一樣,打起十二分精神。
次日,晨曦初破,謝淮欽已身著朝服、頭戴烏紗,身姿筆挺地佇立在宮門外,等候入朝。
微風輕拂衣袂,卻難撫他心頭的忐忑,那硃紅巍峨的宮門緩緩開啟,似一張吞人的巨口,將他與一眾朝臣引入那莊嚴肅穆、暗流湧動的朝堂。
金鑾大殿內,氣氛凝重又嘈雜,諸臣依品階列位,文東武西,衣袍斑斕似雲霞鋪陳,卻掩不住各自神色間的迥異心思。
隨著一記清脆朝鐘鳴響,今日朝會拉開帷幕。
先是禮部侍郎出列,手中笏板輕舉,清了清嗓子奏道:“陛下,七夕佳節將至,宮中慣例需辦節慶盛宴。”
“然今歲各地水患方息,民生初定,臣以為當以節儉為要,略備薄宴,表天家恤民之意,亦不失佳節氛圍,望陛下聖裁。”
此語一出,朝堂東側,幾位素日以清正、恤民著稱的老臣紛紛頷首,交頭接耳間,滿是對這番言論的讚許,仿若一串連鎖反應。
周遭低語聲皆在附和“節儉為宜,不可奢靡”。
未等附和聲歇,只見從西側武將佇列中,跨步走出一員大將,身形魁梧壯碩,聲若洪鐘反駁:
“哼,七夕乃我朝重要節慶,百姓尚張燈結綵、闔家歡慶,天家怎可寒酸行事?”
“當大辦特辦,彰顯皇家氣象,揚我朝國威,也讓臣民共沐聖恩,知曉陛下與民同樂之心,若辦得小家子氣,反倒失了體面!”
言罷,虎目圓睜,掃向東側文官,似在等一場唇槍舌劍的辯駁。
剎那間,朝堂像炸開的油鍋,兩撥陣營迅速明晰。
主張節儉者引經據典,大談“成由勤儉敗由奢”,痛陳往昔奢靡致國衰之鑑,句句擲地有聲,憂心忡忡之色盡顯。
力主大辦者則豪情萬丈,以“恩威並施、凝聚民心”為由,將節慶視作皇權展示、江山穩固之必需,言辭激昂間,滿是對榮耀皇家的執著扞衛。
謝淮欽立身其間,猶如置身驚濤駭浪的扁舟,心潮起伏難平。
他深知兩邊所言皆有其理,節儉可安百姓、固根基,大辦能耀國威、聚人心,目光悄然投向御座,只見聖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