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鄭與楚盟,如之奈何?”漢君宵覺得魏君駒找錯人了。
宋國、鄭國要跟楚國結盟,漢國根本無法阻止,也不會去阻止。
現在的漢國只想跟宋國和鄭國保持貿易往來,涉及到政治層面的話,不講其實更好,一旦開始談又談崩掉,也許連生意都沒得做,漢國怎麼會去幹那種成了沒有利益,敗事則是影響自身戰略利益的事情。
魏君駒立刻看向韓君庚,一臉:看吧,之前就猜測會是這樣。
韓君庚問漢君宵,道:“如此,便坐視,無從干涉?”
漢君宵知道怎麼回事。
哪怕阻止宋國、鄭國與楚國結盟對魏國的好處最大,他們不是三晉一體嗎?
想要維持三家和諧,凡事就不能太顧著自家的利益,適當的退讓顯得非常有必要,否則還談什麼三晉一體。
問題也是出在這一方面,沒有誰甘當犧牲的一方,尤其是用自己的犧牲去換取他家得利。
沒有這一次魏國要求漢國做出犧牲,下一次也有其中一國需要另外一國犧牲本國利益。這種事情,只要是互相結盟的狀態,除非是最強的那一家強力壓服盟友屈服,要不然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
現在的問題在於,魏國沒有那個實力強壓漢國,迫使漢國必須兩害相較取其輕,反倒是漢國比魏國強大了許多,導致漢國有十足的底氣拒絕去犧牲。
漢君宵本來還在笑,後來變得面無表情,語氣不悅地說道:“我為伯!”
你倆是不是搞錯了一件事情?三個國家之中漢國最強,沒有要求你們犧牲就該慶幸,反倒是你們將主意打到漢國頭上了?
漢君宵願意溫和就溫和,一旦態度改變的話,最該緊張的是魏國和韓國。
並且,無論之前,還是現在,又或者是以後,明顯是魏國、韓國對漢國會有更多的依賴,他們不會以為漢君宵一直以來的剋制,認為是個完全不計利益得失的大善人吧?
“是我一直以來表現得太好說話,讓他們分不清現實了?”漢君宵已經看到魏君駒和韓君庚變了臉色。
出於實力的強弱,再因為漢君宵突然變臉,確確實實是嚇住了魏君駒,連帶關係不大的韓君庚也變得心中揣揣。
最後,魏君駒站起來,行禮賠罪道:“漢侯為伯。”
韓君庚也跟著站起來,行禮道:“自是漢侯乃伯。”
漢君宵先坐著來回看兩人幾眼,才站起身來語重心長地說道:“二位須知好歹啊……”
這話說得一點都不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