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舍此無誰 (第2/3頁)
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需要不拘小節,怎麼到了選士之際竟也猶豫起來?
無才之人,也只是馬齒虛長,不堪重任,也只是偷祿之賊。我並不覺得年齒資望是限人上進的至理,阿叔當年擔當重任時,年資也不算豐富吧?如今仍把我作頑童視之,我心裡是有幾分失落,盼望能為父兄分憂……”
宇文泰聽到這話後便微微一笑,抬手指著他問道:“那你倒說說,把你使任何處,才算不冷落這一份壯志勇氣?”
宇文護聞言後頓時來了精神,連忙叩地說道:“河東交戰勤密,丈夫不患無功。我亦族中成年的壯丁,若能出事河東,守則立治,攻則殺賊,鐵血歷練,才能洗褪生澀啊!”
宇文護這份勇於事艱的勇氣,宇文泰倒是很欣賞,但在想了想之後還是搖頭說道:“當年存亡未卜、沒有退路,不免要置之死地而後生。但今已經基業小具,更需要穩中求勝。
家計前程,並不需要你以命相搏,戶裡親屬唯此幾員,折去一個都是斷我臂膀。河東惡戰之地,你不可輕去,仍需觀情學事、養成格局。”
宇文護聽到這話,心中既感激又失望,只是低頭澀聲道:“終究還是我才力未足,仍要沉寂羽翼之下。但此事計出李伯山,我實在不想拾他餘慧,無為少年笑我智窮!阿叔如果有心用我,我更希望能入州郡募練軍伍、修補軍容。”
宇文泰聞言後便啞然失笑,指著那份他仍未視閱的文書說道:“李伯山具計之中,便有徵募事則。疏浚洛水,勾連上下,水利精營,整聚鄉團,以此為本,養軍足萬!”
宇文護聽到這話,眸光頓時一亮,這才展開文書細細閱讀一番,看完後又消化良久,眉目間顯露出幾分掙扎,過一會兒才苦笑道:“此文計劃翔實,似有賢士當面指點,據此不患彷徨。
阿叔前問我有沒有信心,實話實說,的確沒有。而且我也不信李伯山能夠依此落實,鄉情、水利、聚資、養兵,每一項拿出來都是長足的事業,還要協同共進、短年見效,已經繁雜的超出人力了……”
聽到宇文護這回答,宇文泰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還是耐心說道:“成或不成,總需一試。如果覺得智力未逮,可以將李伯山借使輔左。”
宇文護聽到這話,便又將那計劃書翻看一遍,但還是嘆息道:“如果方略確實可行,何不直用於渭水?渭水才是關中心脈,若能於此幹流見利,益國遠比洛水更大啊!”
“這麼說也不是沒有道理,唉,我再斟酌,你先退下吧。”
待到宇文護離開,宇文泰又拿回那一份計劃書,仔細勾讀批註一番。
的確如宇文護所言,這一份計劃書看起來翔實有據、包羅諸多,論證推演看起來都紮實可信。
但也正因此,反倒給人一種紙上談兵的感覺,一切結果都推導的太完美,可只要一個環節出了錯,整個過程都會出現大問題。
比如說,這一份計劃書中完全沒有引入再同東賊交戰所引發的變數,一旦兩國大戰再啟,那這看似完美可行的計劃就成了一紙具文。
宇文泰倒是可以確定,他自己的確是被打怕了,近年之內都沒有大舉東進的想法和意圖。去年一戰,六軍折損大半,諸將部曲也都損失不輕,即便想打也沒有那個實力。
可問題是,東面是什麼想法、什麼行為,他控制不到啊!
為了一個寄望於敵人給不給發展機會的計劃,將一名要員才力浪費其中數年之久,這值不值得?
而且宇文泰眼下也的確找不到一個良選,因為既要考慮才力夠不夠用,還得考慮一旦計劃見效、會給關西勢力格局帶來怎樣的改變。
所以他是打算將這個計劃交給宇文護,即便做不成功,幾年時間歷練下來,各方面的才能也可以得到一個充分的歷練,來年可以更放心的使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