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造福鄉里 (第2/3頁)
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仗郎君謀生,還請郎君一定要保重身體啊!”
“是啊,往者已矣,生人仍要努力。之前哀情失控又乍感風寒,休養幾日已經痊癒,塬上游走一程,出一身浮汗,舒爽許多。”
賀拔勝的去世雖然讓李泰大感傷心,但也不至於悲傷毀形,只是那日大雨傾盆,隨後又作為禮官、挽郎參與到賀拔勝的喪禮中,一場繁禮流程進行下來,月中驟然病倒,在莊中休養多日,這才恢復了一些精神。
麻袍中年人名叫陳茂,也是賀拔勝舊部中的一員,樣子雖然不甚奇異,但卻有一手非常了不起的相地尋水本領。之前塬上修建井渠,他便入事其中。
前段時間李泰很少親自到工地上察看,但也從許多人口中聽說陳茂尋水本領之強,但終究耳聽為虛,此時見到陳茂不多時便尋找到合適的鑿井地點,心裡也是好奇的很。
“陳翁是如何料得哪處土坑可以鑿井?”
他擺弄著工人們送回涼棚的那些工具,見只是尋常的銅盆瓦罐並雜絮之類,憑他肉眼實在難以判斷出什麼不同。
“野地行軍,尋找水源是一大要務。特別在一些不見流水的荒僻地界,沒了水那就是沒了命。這尋水的本領,說來其實也簡單。”
陳茂走進涼棚裡,見李泰坐定後,自己便也坐在了藤椅上,指著塬上植被說道:“這第一點自然是望,草木茂盛之處,其下必有潛流,淺掘可得。若無草木可望,便需望氣,掘一地窖、人立其中,黎明時以目切地、望察四方,水汽上騰、望去似煙,深掘便可得水。”
李泰一邊傾聽一邊點頭,這倒也在他所瞭解的常識之內、沒有脫綱。
“如果是燥熱地界,水汽不明顯,那就要先掘三尺之坑,銅盆、瓦罐、羊絨等放置其中,清油擦拭,先覆乾草、再覆細土,等候一日,取視其底,有水欲滴,下必有泉。陶瓦得者,不出三丈,銅盆得者,不出五丈,羊絨得者,便需深處取得。”
陳茂又將這幾個器物的作用各自講述一遍,旋即又說道:“除此之外,另有火辨之法,坑底造火,如果火氣蜿蜒而上,便是水汽所滯,若火煙直上,那麼此間必然無水。”
他講解的淺顯直白,李泰在聽完之後,也覺得自己知識增長。
之前他是真不知道還有這麼多尋找野外水源泉眼的方法,說起來雖然簡單,但卻是常年積累下來的謀生智慧,不免越發有感賀拔勝給他留下的這些人才可貴。
掘井是一個繁瑣又講究技巧的事情,如果最初的地點選擇不對,那就只能枉作無用之功。
工人們輪番作業,將一筐筐的泥土從那越來越深的井道里提取上來,陳茂又告歉一聲,走出涼棚蹲在一邊仔細檢視著挖上來的泥土,並不時指點加固井壁。
如此過了一個多時辰,挖掘上來的泥土已經頗見溼氣、手攥成團,顯然這口井不久便要見水鑿成,周圍歇息的工人們見狀後,也都紛紛拍掌為陳茂的眼力喝彩。
別處等候的工人們得到訊息後,也都紛紛將加固井道井底的木板和楔形的磚塊運輸上來。只要地點選擇準確,一口幾丈深的大井兩三日內就可鑿成,若能善加維護,則能造惠左近十幾年乃至更久。
李泰坐在涼棚裡,聽到工人們的彼此打氣聲,臉上也浮現起笑容。
最近這段時間,因為賀拔勝之死,加上自己也疾病纏身,他是不免生出許多悲秋傷別的矯情,情緒一直不算太高。
但當感受到田野裡這些鄉人們樸素的喜樂願景所流露出來的那種旺盛生命力,心裡也生出細膩真實的存在感與成就感。
衰老和死去每天都在發生,但只要能立足當下,讓自己的行為變得有意義,便不可謂是在虛度光陰。
哪怕現在他還沒有強大到左右天下大勢,但起碼左近的鄉人生活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