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1889年10月份,瘟疫擴散至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然後進入波蘭,沿公路、鐵路和河流蔓延到芬蘭、匈牙利、德國與奧地利。在西歐,這場疫情被稱為&ldo;俄國流感&rdo;。在歐洲,1889年到1890年流行的俄羅斯流感被認為是19世紀流行病中最大的&ldo;殺手&rdo;,當時歐洲已經鋪設了密集的鐵路網,1889年已經有超過12萬英里鐵路線連線歐洲各大城市。
1889年到1890年間,死於支氣管炎、肺結核、傷寒的倫敦市民明顯增多,僅1890年1月,倫敦大都會警察隊伍中就有1660人死於流感。在巴黎,平均每10000人中有25個死於流感;里斯本每10000人中有16人死於流感。蘇格蘭的皇家愛丁堡精神病院資料顯示,1890年入院的140名憂鬱症患者同時受到流感&ldo;毒素&rdo;折磨。流感還造成人們&ldo;暫時性精神錯亂&rdo;,1890年的歐洲,自殺率和自殺未遂率大幅度上升。
當時的教皇利奧十三世做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舉動,準許患流感的人在教會克己守身的四旬期內,節慾方面可以特免。然而,在歐美,輿論反對強制隔離,很多人把這看成是小病。在愛丁堡,儘管推出了隔離醫院,但沒有一名病人入住。
很多歷史名人都死於這場大流感,連英國首相索爾茲伯裡侯爵也臥病在床。在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艱難地從流感中恢復過來。死於這場大流感的名人還包括英國詩人羅伯特&iddot;白朗寧、阿爾弗雷德&iddot;丁尼生以及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阿爾伯特&iddot;維克託王子,他是英國王位直系繼承人。
1890年1月,流感穿過美國中西部進入加拿大。與此同時,流感透過地中海進入北非,透過大西洋和太平洋港口蔓延至南非、南美、日本、美國西海岸、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印尼、中國。
俄國官方的報紙,無恥宣佈這場流感是一種瘴氣,而且含瘟疫的微風是從中國飄入,因為此前中國黃河發洪水以及大旱災,多達200萬人死亡,俄國人稱之為&ldo;中國傷風&rdo;。法國人和俄國人也沆瀣一氣,一個流行的來自法國的理論聲稱,&ldo;中國傷風&rdo;被生活在汙穢和骯髒環境下的俄國農民轉化成了流感。
李經述當時在天津兵營裡練新軍,看到這種敗壞中國形象的謬論,很是氣憤,他利用龍興集團的資源,從英國和美國請了醫師團隊趕到天津考察,來駁斥俄國人和法國人的論調,另外,更重要的是幫助李鴻章控制直隸的疫情。
當年夏秋間,京津一帶就有時疫,但這並沒有引起李鴻章的高度重視。李鴻章對李經述說:&ldo;為父也聽聞夏秋間京津一帶傳染時症,倉卒有不治者,沴氣流行,間年偶見,並非聚集未疫。時氣甚多,大抵寒熱咳喘,不藥即愈。&rdo;
李經述說:&ldo;沒那麼簡單。孩兒最近看萬國公報,上面說近日疫氣自俄而西,流行於歐洲各國。又由俄而東傳染於日本、中華。環一地球,幾無一國之境,一種之民,不觸是氣而成病者。計正月七日疫盛時,倫敦總書信局一萬三千人中病者一千八百零六人,內分送電信之幼童一千九百人中,病者一百三十二人。又培明罕一城病者共五萬人,可謂多矣。不能不引起重視。一些患病者,最好都送到醫院隔離。&rdo;
李鴻章問道:&ldo;這大疫可有辦法治癒?醇親王可能也染上此病了。為父剛收到醇王府邸致電,王自端午疾作,時發時愈,至七夕驟篤,越日昏瞀,仰蒙慈蔭,危而復安。日來服藥見效,惟四支又頹,左甚於右,且不禁用心。似由血虛所致,能否令太醫略加補血之品,或更見功。&rdo;
李經述說:&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