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凌高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廷和見眾人同意他的意見,接著又說:&ldo;皇上那關可能沒問題,唯恐吏部有人有異議也,初立新帝時,尚書王瓊等九卿在左順門讓老夫窘迫不已矣,恐怕他們再次從中作梗。&rdo;
毛澄說:&ldo;下官聯絡眾多朝臣,趁王瓊沒有準備,一同上疏皇上,恐怕他一時奈何不得。&rdo;
楊廷和對毛澄說:&ldo;上疏者多多益善,人越多越好。&rdo;楊廷和與王瓊積怨很深,當年除&ldo;立皇帝&rdo;劉瑾時,王瓊檢舉說楊廷和行賄劉瑾,弄得楊廷和差一點受到牽連。現在議大禮,楊廷和又怕吏部尚書王瓊從中作梗,想搬掉這個絆腳石,私下找了幾個心腹,尋了一個理由,讓他們奏王瓊一本。
這時,少年皇帝還未熟悉環境,還未來得及體察國情呢?內閣硬是沒有給皇帝喘息的時間,禮部尚書毛澄會同公卿臺諫60餘名官員寫好了奏章,準備議大禮。
在議大禮之前,他們準備先掃清障礙。
朱厚熜做皇帝的第5天,上早朝,給事中張九叔出班,舉奏章說:&ldo;啟稟皇上,賤臣有章上奏。吏部尚書王瓊曾先後與錢寧、江彬等賊交好,關係深厚,結為私黨,助江彬篡權謀反,屬江彬殘餘,請陛下治罪!&rdo;
翰林院侍讀學士汪俊上疏道:&ldo;王瓊阿諛權倖,當按《交結近侍律》論死。&rdo;
大理寺少卿徐文華也上疏說:&ldo;王瓊曾率眾臣大鬧左順門,反對擁立皇上……。&rdo;
嘉靖皇帝也曾聽楊廷和說過,吏部尚書王瓊曾反對迎立自己繼大統。嘉靖皇帝看著奏章,心裡想:反對擁立自己的人豈難讓他在朝庭裡做官?沒有想他竟然還和江彬之流有勾結!於是,就問楊廷和道:&ldo;楊愛卿,你有何高見?&rdo;
楊廷和當然是想除掉王瓊這個絆腳石啊,趕緊上前一步說道:&ldo;稟告陛下,王瓊乃反賊江彬餘黨,按大明律,理當死罪。&rdo;
王瓊一聽眾臣上奏要治自己之罪,明顯是莫須有的罪,也感到大事不好,因為自己曾經反對過楊廷和獨攬立新皇之大權,而被楊廷和概念轉移說成了是反對立嘉靖皇帝為皇帝,那皇上自然不會為自己說話啊!又聽那楊廷和想制自己於死地,趕緊跪地據理力爭道:&ldo;賤臣冤枉,賤臣冤枉啊,賤臣與江彬的交往,遠不及內閣首輔楊大人等人也!&rdo;
張九叔、汪俊、楊廷和等人又拿不出真憑實據,少年嘉靖皇帝想了想說道:&ldo;取下烏紗帽,免死罪,將他流放到延安府綏德州去吧。&rdo;說完下意識地看了看班叢中的袁宗皋,袁大人心裡明白,皇上是在徵求他的意見,他趕緊點了點頭,表示皇帝此舉處理得恰如其分,非常得當。
王瓊趴在地上,烏紗帽被取,聽到皇上旨意,並沒有像楊廷和等人所希望的那樣,要了自己的老命,就連連嗑了幾個響頭謝恩說:&ldo;謝皇上隆恩!&rdo;
兩名錦衣衛進殿將王瓊被拖出,王瓊一邊被拖在地上一邊喊道:&ldo;陛下,老夫冤枉,老夫遭奸人陷害啊!皇上,您身邊有小人啦,您要小心啊!&rdo;
正文 48.初議禮儀
更新時間:2010-7-7 9:20:35 本章字數:2462
48.初議禮儀
借嘉靖皇帝的手處置了不是太聽話的王瓊,這就等於是殺雞給猴看了,以後就是有人想反對楊廷和等人,那也要想想後果了。
楊廷和等人以為掃清了障礙,就春風得意起來,在班叢中,楊廷和與禮部尚書毛澄相互使了一個眼色,毛澄會意,立即就按事先的安排信步走出班叢,他跪下,用手高舉著奏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