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在進修校和培訓班的生活 第二節 在培訓班的生活(續3) (第2/4頁)
山果果9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方局,周恩來任書記,董必武、葉劍英、秦邦憲、凱豐、吳克堅等為常委,全面領導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工作。
南方局最初在重慶機房街70號,1939年5月初,因日機大轟炸被炸燬,董必武、秦邦憲等率領南方局和辦事處大部分同志遷往紅巖,散住在農場工人宿舍和堆放柴草雜物的幾處茅草房裡。由辦事處同志自己設計並修建的辦公住宿大樓竣工,南方局、八路軍辦事處全部遷此辦公。從此,紅巖村這片紅色的土地就成為革命的象徵。
曾家巖50號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中山四路,位於曾家巖頂端。1938年,中共代表團從武漢遷到重慶後,周恩來以個人名義租下了這幢三層樓房,作為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城內的主要辦公地點,當時被稱作“周公館”。抗日戰爭勝利後,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到達南京後這裡成為中共四川省委所在地。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同志親臨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在中共代表團駐地這裡度過了41個日日夜夜,重慶談判、上黨戰役,毛澤東坐鎮紅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為紅巖的歷史增添了最為光輝的一頁。二樓最大的一間屋,是南方局和辦事處的圖書室。三樓是南方局、辦事處幹部的工作間及宿舍。機要科設有秘密電臺,主要負責與延安及各地有關電臺的聯絡及機要檔案的傳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紅巖村是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的指揮中心。當時周恩來等領導同志或以中共代表、或以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的身份進行活動,與國民黨當局談判,進行統一戰線工作。1947年3月,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後,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全部返回延安。
1958年,以此樓為主體的紅巖革命紀念館建立並對外開放。大樓二層現陳列有當年毛澤東、周恩來同志使用過的各種物品和毛澤東同志所著詞《沁園春·雪》手稿。各房間內有許多反映當年生活和工作的物品及照片。
《新華日報》營業部舊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民生路240號,該營業部設立於1940年10月,是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中共在國民黨統治區公開發行的機關報《新華日報》及《群眾》週刊的營業部。
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參觀時,五明彷彿看見周恩來就在學員們面前,五明欣賞他的膽略,佩服他的才幹,明白一代偉人創業的艱辛。
五明和學員們還參觀了重慶城市規劃發展館。
除了這些集體組織的參觀以外,五明還自己抽時間去朝天門看嘉陵江匯入長江的壯觀景象,還去看了嘉陵江索道,去看了南岸長江大橋,
五明去看了朝天門,古時朝天門主要的作用,如民諺所說,是“迎官接聖”,就是古代重慶地方官吏迎接皇帝聖旨的地方,這也是朝天門得名之由來。朝天門,原為老重慶規模較大的一座城門,稱為“古渝雄關”。
朝天門是兩江樞紐,也是重慶最大的水路客運碼頭。朝天門廣場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朝天門碼頭 ,1891年重慶闢為商埠,朝天門始設海關。朝天門是重慶水上門戶,襟帶兩江,壁壘三面,氣勢雄壯。
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又簡稱“渝”。嘉陵江在重慶渝中區的朝天門匯入長江。重慶主城兩江四岸綿延近百公里,行船往來成為古代重慶交通首選,並一直延續至今,形成了極富特色的重慶碼頭文化。與這些城門相對應的則是一座座碼頭,碼頭上下湧動的人流,以及圍繞這些人流所形成的吊腳樓屋,河街店鋪,茶館酒肆等等,五光十色碼頭生活形態。就是這個朝天門港口,由長江、嘉陵江交匯而成。這裡曾經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從江面停靠的船隻就能看到那種繁榮的景象,是那麼的一片經濟繁榮。
1949年“九二”火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