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果果9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紛紛揚揚地落在大地上,又是一個悠閒愜意的星期天。今天對於五明一行人來說,可是個特別的日子,他們計劃前往遊覽那座聞名遐邇的隆昌古石橋。這座石橋坐落在隆昌縣城郊外,宛如一條沉睡的巨龍橫臥在石灘之上。

清晨時分,太陽剛剛升起,五明和永洪兩家人便早早地來到了工廠門口,等待著開往隆昌城裡的公交車。不久之後,一輛藍色的公交車緩緩駛來,停在了眾人面前。車門開啟,人們魚貫而入,找到了各自的座位坐下。車子啟動後,平穩地行駛在寬闊的道路上。

一路上,風景如畫,窗外的綠樹成蔭、田野廣袤無垠讓人心曠神怡。就在這時,公交車駛過了一座橋,這座橋就是有著神秘傳說的三龍橋。坐在窗邊的永洪興致勃勃地開始向大家講述起關於“三龍橋”的故事來。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這裡原本沒有橋。河兩岸的居民只能依靠簡陋的小船渡河,每逢雨季河水上漲,過河就變得異常危險。有一天,天空突然烏雲密佈,電閃雷鳴,狂風大作,緊接著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河水猛漲,淹沒了許多農田和房屋。

正當人們陷入絕望之際,三條巨龍從河中騰空而起,它們用自己巨大的身軀搭成了一座臨時的橋樑,讓被困在兩岸的百姓得以安全透過。洪水退去後,這三條巨龍卻化作了三塊巨石,永遠留在了河中央,成為了現在這座三龍橋的橋墩。從此以後,每當人們走過這座橋時,都會想起這段神奇而感人的傳說,並對三條巨龍充滿了敬意和感激之情。

聽著永洪繪聲繪色的講述,車上的人都被這個傳說深深吸引住了,彷彿親眼看到了當年那驚心動魄的一幕。

永洪面色凝重地說道:“那座聞名遐邇的三龍橋啊,就坐落在我們這山川鎮之中。根據清朝乾隆四年(也就是公元 1739 年)以及清朝同治十三年(即公元 1874 年)所編纂的《縣誌》詳細記載,這座三龍橋處於縣城南邊大約十五里遠的地方。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除了這些簡略的資訊之外,關於它的其它相關資料卻無從知曉了。時過境遷,歲月如梭,如今那曾經輝煌一時的三龍橋已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一片空蕩蕩的舊址。不過呢,就在這片原址之上,人們新建起了一座堅固無比的公路石拱橋。而那條連線著瀘州與隆昌的重要公路,也恰好從此橋上穿行而過,繼續承載著來來往往行人車輛的匆匆腳步。”

永洪一臉神秘地說道:“你們知道嗎?其實民間一直以來都還流傳著有關‘三龍橋’的另一個神奇傳說呢!”他頓了頓,接著講述道:“話說在遙遠的古代,那時候山川鎮基坳山腳下流淌著一條寬闊的河流,但令人苦惱的是,這條河上竟然沒有橋樑可供人們通行。當時,河中央僅僅砌有幾個孤零零的石墩,這些石墩勉強能讓行人小心翼翼地踩著它們過河,大家把這稱之為跳墩子。”

永洪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繼續講道:“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終於迎來了修築隆昌到瀘州的青石板大路的時候。工匠們巧妙地利用了那些原本存在於河中的石墩,在上面精心建造起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石拱橋。這座橋一共擁有四個跨度,並且設有三個堅固的橋墩。當整座橋竣工之後,眾人商議給它取個名字。由於其前身是由跳墩子演變而來,所以最終將這座橋命名為‘跳墩橋’。”

永洪面帶微笑地說道:“就在那距離跳墩橋沒有多遠的位置呀,有那麼一座小巧而別緻的農家小院。這座院子裡居住著一戶姓陳的人家,家中僅有老兩口和他們唯一的寶貝女兒。這個女兒名叫陳寶蓮,正值青春年華,芳齡才僅僅十八歲呢!她生得那叫一個如花似玉、貌若天仙,簡直就是從畫中走出來的人兒一般,如此出眾的容貌,惹得周圍眾多的年輕小夥子們一個個心頭髮癢,對其愛慕不已。”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這就是個假精靈

這就是個假精靈

飛鳥與魷魚
被人一腳踹到異世界的李昂以為自己變成了果子精,卻沒想到自己是精靈。</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這就是個假精靈》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這就是個假精靈:</p>
都市 連載 18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