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五明的初中生活 (第2/3頁)
山果果9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葉時,又有很多人在樹下撿樹葉,拿回家嗮幹後當柴火燒,特別是桉樹葉,含桉樹油,燒起來火很旺的,學校的周圍還有幾棟土木結構的瓦房,也就是俗稱的”乾打壘“平房。分別做教室、食堂等。是解放以後,陸續修建的。
1972年,五明小學畢業後,到德龍鋪小學附設初中讀初中,學制是兩年,德龍鋪小學附中,初中班是在學校四合院出來,往上走幾步坡道,經過一個操場,再上一個坡道,這裡是學校修的乾打壘房子,一共有四間教室,還有幾間教師的寢室,五明讀書的教室,是上坡靠右邊那間教室,初中兩個班的學生,是德龍鋪當年小學畢業的學生,他們來自德龍鋪街村小學,廟子山村小,光輝村小、安民村小、走馬村小等等。一個班三十多個學生,開設的學科有語文、數學、政治、物理、化學、歷史,地理、圖畫、體育等等。1973年下半年,由於五明父親,去德龍鋪的廟子山村校教書,五明每天就從廟子山村校,走到德龍鋪街上讀書。
,!
廟子山村距德龍鋪中心小學有五里多路,這裡和奎峰公社接壤,這是一個原來姓萬的家族祠堂,是一個四合院式的房子,院子中間是石頭鋪成的小壩子大門進去是一個廳堂,有四、五十個平方,兩側分別是老師的廚房,五明家的廚房在右側,緊挨著廚房的就是教室兩邊分別兩間,一共四間,壩子上方是老師的辦公室,辦公室兩側就是四間教師的寢室,五明家的寢室在左側第一間,整個房子是瓦木結構和德龍鋪中心校是一樣的,牆是用竹子編的籬笆然後再上面塗上泥巴。房子周圍沒有住農民,學校在孤零零的在一個小山上,學校前面有幾顆紅樟樹,後面有一顆黃葛樹和一個小操場,由於房子牆壁是籬笆牆,不是很牢靠,加上週圍沒有農民住戶,經常只有五明家住學校,其他老師基本上都是打走班,也有住在學校的,但時間都不長,先好像是體霞一家,後來會文老師也住在學校,世達的家就在離學校不遠的奎豐農村,永昌的家在場上的建設九隊,他很少在學校住,志英老師是民辦老師,自然住在她家團結大隊12隊。所以學校經常被小偷光顧。五明兄弟有一次起來追小偷,甚至聽到小偷跑的腳步聲。五明家廚房的東西經常被偷,有一次把五明家喂的豬也偷跑了,在廟子山村小,五明家吃的水全靠挑,是在距離學校200多米遠的水井去挑水,這個井的水清純甘甜,是從石縫中滲透出來的,吃了以後回甜回甜的,五明家曾經餵過一頭豬,經常是五明喂,餵它糧食、紅苕,到年底時殺了過年,自己喂的豬肉很好吃,很香,吃不完的醃在大缸裡,做臘肉,學校後面有一點土,五明家還種了菜和紅苕等。學校背面有一家人對五明一家也很好,在這裡,由於五明母親1968年不幸病故了,五明一家的生活是很艱難的,一家四口就靠五明父親幾十元的工資,五明家生活困難的時候曾經吃過高粱、紅苕、炒麥面,也許是那時五明兄弟都處於長身體的時候,總覺得吃不飽,每頓的飯幾乎一人只有一碗乾飯,稀飯就只有兩碗多,吃乾飯時,由我把飯分成四碗,然後大家來端,乾飯裡有時要放些蘿蔔、紅苕,稀飯裡有時放高粱粑、大麥面、冬寒菜等。這樣吃起來才覺得稍微飽些。
在德龍鋪小學附中,教五明初中的老師開始的班主任叫明書,個子高高大大的,有三十多歲,說話聲音很響亮。後來又換成祥淑,祥淑老師也有三十歲,愛人在瀘州小市電影院放電影,記得她還讓學生們去她家玩,她家裡種了好多花草,還有仕全,文楷、先烈等老師也教過五明,明書教的是語文、祥淑教的數學。仕全教語文和圖畫,文楷教的是政治,先烈教的唱歌和體育。還有歷史、地理、物理、化學這些科的老師,都記不得是哪些老師教了。
中午吃飯是靠自己帶的米,拿一個瓦缸裝著,每天早上拿到學校伙食團去蒸,中午就吃缸缸飯。有時候有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