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暗局交鋒 (第2/3頁)
愛跳的小袋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內其他兩個經濟基礎薄弱的鄉鎮。
這一決策在縣委常委會上引發了激烈爭論。
“市裡這是在削弱嶺南鎮的競爭力!”縣委組織部長陳啟明拍案而起。
“如果開發區的資金不到位,招商專案都會受到影響。”吳德安也滿臉焦急。
李一凡卻異常冷靜。他站起來說道:“同志們,市裡的決定表面上是為了公平,實際上是想透過分散資源來削弱嶺南鎮的優勢。但我們不能因為資金問題自亂陣腳。既然市裡不給,我們自己想辦法。”
他隨後提出了一項大膽的建議:“將開發區的招商程序提前,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時,允許他們以預付款形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這樣不僅能解決資金短缺問題,還能讓企業提前進入開發區的佈局,增強信心。”
這一提議得到縣委書記李志遠的大力支援。很快,嶺南鎮透過與幾家重點企業簽訂預付款協議,籌集了第一批資金,成功填補了市財政局撥款削減的缺口。
市裡得知嶺南鎮成功渡過難關後,劉耀明再一次感到挫敗。他明白,單靠資金干預已經無法阻擋嶺南模式的發展。他開始考慮是否要在更高層級上發力,透過省裡的資源直接對李一凡施壓。
與此同時,李一凡敏銳地意識到,嶺南模式的成功雖然為自己贏得了聲望,但也讓他成為了更多人的眼中釘。如果不能進一步擴大支援範圍,他接下來的路只會更加艱難。
“德安,接下來我們要讓嶺南模式走出嶺南鎮,推廣到整個召陽縣,甚至全省。”李一凡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說道,“只有當嶺南模式變成全縣甚至全省的招牌,我們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李一凡在會議上提出的思路,讓嶺南鎮黨委班子興奮不已,但也深感壓力。他們知道,要讓嶺南模式成為全縣甚至全省的樣板,並非易事。儘管嶺南鎮在電商、物流、綠色農業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如何將這些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鄉鎮,是一個複雜而艱鉅的任務。
吳德安率先發言:“李書記,嶺南模式已經在鎮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果要推廣,我們需要縣委的強力支援,尤其是資金和政策傾斜。”
李一凡點頭:“沒錯。要推廣嶺南模式,首先要形成一套標準化的模式框架,包括政策、技術、資金支援等,形成可複製的模板。其次,我們需要一個試點鄉鎮,用成功的案例帶動全縣的推廣。”
他目光轉向縣委組織部長陳啟明:“啟明部長,您在全縣幹部體系中有很高的威信。如果嶺南模式要選一個試點鄉鎮,我想徵求您的意見,哪一個鄉鎮更適合?”
陳啟明思考片刻後說道:“如果說基層基礎紮實,幹部隊伍穩定,東陽鎮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考慮到產業潛力和地理位置,我建議選擇南川鄉。”
李一凡沉吟道:“南川鄉的確是個好選擇,那裡有大片閒置的農田,適合發展綠色農業。同時,距離嶺南鎮較近,可以共享物流和電商資源。”
會議很快形成一致意見:選定南川鄉作為嶺南模式的首個推廣試點。
為了順利推進試點工作,李一凡決定親自帶隊前往南川鄉,與鄉黨委班子溝通。南川鄉黨委書記劉大志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基層幹部,聽說嶺南模式將被引入南川鄉後,既興奮又謹慎。
“李書記,嶺南模式的成功有目共睹,但我們南川鄉的條件比不上嶺南鎮。特別是資金和技術上,我們的底子比較薄。”劉大志坦誠地說道。
李一凡微微一笑:“大志書記,這正是嶺南模式的意義所在。我們會帶來一整套扶持政策,省裡的專項資金、技術指導,以及嶺南鎮的成功經驗都會向你們傾斜。南川鄉需要做的,就是全力配合,把這件事當作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劉大志鄭重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