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所周知,我們的袁大師不但非常謙虛而且十分誠實,他馬上糾正道:“這首詩不是我寫的,而是我們賽里斯的一位將軍創作的,我只不過是把它翻譯成英文罷了。”
美國還有英國當代著名詩人ts…艾略特卻不同意他這種說法,反駁道:“翻譯詩歌本身就是一種再創作,何況又是從神秘的東方漢字翻譯成現代英語。我等不及想聽了,袁先生,快唸吧。”
眾人也紛紛地附和道:“是啊,尼奧。開始吧。”
袁燕倏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獻醜了。”
他來到了客廳中央,把手插在褲子口袋裡面踱了幾步,然後又閉目醞釀了一下情緒。
最後我們的袁大師才低下頭用渾厚無比的男中音低吟道:“遙遠的泰山,展現出陰暗的身影……”
他的頭顱稍稍抬高,語調也變得輕快一點地念白道:“厚重的基礎,支撐起淺薄的高層……”
“假如某一天……”他突然抬起頭環顧客廳中的眾人,這次口中用抑揚頓挫的調子朗誦道,“有人將那乾坤顛倒……”
過了那麼一會,他突然從褲兜中抽出雙手直指上方,鏗鏘有力地高喊道:“陳舊的傳統,必將遭逢地裂山崩!”
第二百六十六章 老幹體
本章副標題:舊詩新詩,不如抄抄老幹部詩
筆者宣告:這個翻譯不是慕容的原創,也是從網上找來的。不過以下是我的原創。
“1922年發表《荒原》無疑是現代英美詩歌的里程碑,是象徵主義文學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ts…艾略特這部成名作和影響最深遠的作品,表達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滅,被認為是西方現代文學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他也因為‘革新現代詩,功績卓著的先驅’,在1948年獲諾貝爾獎文學獎……”
“ts…艾略特本人說過,《荒原》的成功不是他一個人的功績,他的兩位好友功莫大焉。一位便是和他亦師亦友的美國著名詩人,意象派的代表人物,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龐德不但是他的詩壇領路人,而且在《荒原》發表之前,他對其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幾乎刪掉了原本一半的篇幅……”(筆者注:從1940年2月起,龐德這位老兄從羅馬每週用短波向美國廣播兩次,還把墨索里尼稱為自己的“統帥”,後來就在1945年成為了美國曆史上兩大叛國案之一的主角。)
“艾略特對自己的評價是:政治上的保皇黨,宗教上的天主教徒,文學上的古典主義者。而他對自己另外一位好友的評價是:政治上的自由主義者,宗教上的無神論者,文學上的無法用主義來定義的天才。說到這裡,讀者朋友應該想到了,這位朋友就是袁燕倏先生……”
“《荒原》是艾略特先生在歐洲養病期間創作的,而他也承認在寫《荒原》的時候受到了袁燕倏先生在1920年所作的《泰山》的極大影響,這兩首詩都有著對死亡意向的藝術渲染,而死亡情結恰恰是這兩首詩的魅力之一……”
“‘四月是一個殘酷的月份。’《荒原》開篇的這一句其實是古希臘的一個典故:在雅典春天的往往是祭奠的時節,人們相信此時死去的人回到人間。巧合的是,中國人祭奠先祖的清明節也是在這個時候。在《荒原》裡面春天已不是希望的象徵,反而是人類扭曲**的體現……”
“從袁燕倏先生的這首詩的名字就能看得出來,《泰山》原本描寫的就是中國神話中的冥府。中國傳統文化認為,陰曹地府有兩處,一是泰山前的蒿里山,再就是四川的酆都。漢《樂府歌辭…蒿里曲》:‘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後漢書烏桓傳》:‘如中國人死者,魂神歸岱山也。’。實際上,《泰山》就是借用了這個中國傳統文化上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