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樓吃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陛下,東宮傳來訊息,太子殿下病了。”
聽著黃狗兒的彙報,正處理政務的朱元璋微有些驚訝,下午走的時候還好好的,怎麼到晚上就病了?
回想起之前之前病逝的懿文太子朱標,朱元璋不免有幾分緊張起來,道:“可叫了御醫?”
“回陛下的話,太醫院御醫已經去看過了,殿下是舟車勞頓,精氣神未曾恢復,便開始勤勞政務,再加之北平與應天氣候不同,這才感染風寒。”
黃狗兒老老實實的彙報,他跟隨朱元璋多年,心中清楚這懿文太子因病而去,陛下對此定然十分上心,在接到東宮訊息之時,他不敢怠慢,急忙將之稟報。
真要是上報晚了,八成要被治罪,勞苦一生,黃狗兒可不想在這種事情上翻船。
黃狗兒卻不知,朱元璋此時也有些奇怪,下午才見過朱棣,那時他面色如常,氣血充盈,整個人一副龍精虎猛的模樣,完全不像是染病在身。
朱元璋心說這具軀體雖然老朽不堪,但他身為大修的眼力勁並沒有隨著魂穿而消失,這普通的凡人,他還不至於看不穿體質虛實。
早在和朱棣第一次見面之時,朱元璋便明白這小夥子定然是個底子厚實的傢伙,莫說風寒,即便是騎著馬兒使勁的撒歡,也不至於會臥病在床。
這才半日工夫,人就直接病了?
朱元璋心中狐疑,但也不免為之擔心,這國運轉交還未曾結束,可別又來個太子薨逝。
真要是如此,他可承受不住。
思來想去,朱元璋決定親自去瞧一瞧,看看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免心中不安。
關心則亂,即便是朱元璋,此事也不能免俗,尤其關乎到自身的切身利益時,哪有那麼多的矜持,趕緊求個心安才是最為要緊的事情。
東宮就在皇城之內,趕過去很快,朱元璋來至朱棣寢宮,一瞧,登時樂了。
這哪裡有半點生病的模樣,也就是臉上化了點病容,一雙眼睛依舊是精光熠熠,顯然,這是裝病。
這個時間點,朱棣為什麼要裝病呢?
朱元璋不動聲色,勸勉了幾句,腦海中卻是開始思索,很快便想到了趙勉之事,頓時明白過來。
之前他也很奇怪,朱棣為何會對此事如此上心,作為統治者,他本該淡然笑看事態發展,最多就是在最終時刻出來露個面,刷一刷存在感。
結果,從頭到尾,朱棣對這件事情的熱心程度,遠超出他的想象。
正所謂人老成精,朱元璋大抵是明白朱棣心中所想,無非是藉助這件事情來打擊朝廷中的文臣勢力。
對此,朱元璋暗自搖頭,顯然這位帝國未來的皇帝,並不清楚自己是什麼身份,思維依舊被束縛在燕王的層面。
作為燕王時,無論朱棣如何表現,那也只能夠被稱為“臣”,頂多是與皇室親密的臣子。
未來若是朱允炆繼承帝位,那麼朱棣的身份,除去是老朱家的子嗣之外,和其他大臣其實沒太大的區別。
臣子思考問題的方式,自然和皇帝不同,乃至於和儲君,也有差別。
朱元璋心裡明白,他選擇的繼承人顯然是沒有將觀念轉變過來,依舊使用的是臣子的那一套行為準則。
但這並不能夠怪朱棣,整個大明朝,受過為帝教育的人,僅有一人,那就是已故的懿文太子朱標。
朱標從小接受的教育,那就是奔著皇帝這個位置去的,腦子裡想的都是如何御下。
像朱棣這樣的藩王,雖說地位也不錯,甚至被老朱委以重任,但藩王終究只是藩王,所受到的教育完全不能和朱標相提並論。
所以,朱棣目前還是一個野路子,即便被冊立為太子,也會因為時間不長,思維觀念沒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