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樓吃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英殿內,眾人神色各異。
秦王朱樉,乃是朱元璋與馬皇后所生的第二個兒子。
朱樉幼年聰慧,嚴毅英武,按照三歲見老的理論來說,至少也得是一個正人君子。
只可惜,這傢伙長歪了,成年之後多行惡事,荒唐無度。
朱樉荒唐事極多,時常犯錯,曾經多次被朱元璋訓斥,但是仍舊死不悔改,依舊為非作歹。
其被封為秦王,就藩西安,上任之後便引得天怒人怨、民怨沸騰、軍民困窘,以至於封地內百姓賣兒鬻女,怨聲載道。
秦王正妃觀音奴,乃是元朝名將王保保之妹,是名家賢女。
奈何朱樉對這一場包辦婚姻並不滿意,故意冷落觀音奴,且在偏妃鄧氏的挑唆之下,將觀音奴處於別所,每日以敝器送飯與食。飲食等物,時新果木,皆非潔靜,有同幽囚。
後鄧氏被朱元璋賜死,朱樉也被訓斥以禮相待正妃王氏,奈何這小子主打一個叛逆,依舊將觀音奴囚禁在宮中。
朱元璋農民出身,對於自家的子嗣很是寬容,有什麼小過小錯基本也就是訓斥一頓,可見其格外重視血親。
而秦王朱樉,竟然能夠讓朱元璋大動肝火,直接將其從封地召回應天,嚴厲訓斥。
若非是太子朱標從中求情,朱樉很可能就會留在應天思過,難以回返封地,甚至被廢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今,朱樉回到封地西安不到半年,竟然離奇身死,實在讓人驚訝。
朱棣清楚的記得,弔唁大哥時,朱樉的精神狀態非常好,身體也十分硬朗,沒有半點病態。
談吐之間,也頗有威嚴,哪有英年早逝的模樣。
卻不曾想到,這才過去幾個月時間,噩耗就來的如此快。
不知為何,朱棣心中有微微的一鬆氣,他感受到這一點,悚然一驚。
這可是他的二哥啊!
將腦海中的思緒壓下,朱棣看向龍椅上的老爹,竟沒有從老爹的神情中,感受到半分哀傷。
相反,老爹似乎有一種該是如此的神色,彷彿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是老爹早有預料,還是真的對二哥失望透頂,連二哥的死,都無法觸動他了?
朱棣不清楚,但他明白,二哥絕不會是正常死亡。
身為大明朝秦王殿下,怎麼可能在如此年富力強的年紀死去?
二哥今年也才三十六歲,正是精力旺盛之時,且二哥素來能征善戰,體魄強健,怎麼可能早逝?
朱棣敏銳的察覺到,這其中必定有貓膩!
其中定是有奸人作祟,否則年富力強的二哥,又怎麼會突然暴斃?
太監將毛驤帶來的奏疏呈上,朱元璋看罷,眉頭微皺。
奏疏上言稱,秦王朱樉乃是被老婦人下毒致死,人已經抓獲,俱陳罪狀。
破案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老婦人下毒原因,乃是秦王朱樉虐殺了其子嗣,為子報仇。
朱元璋看罷,又將奏疏交給朱棣,待其看完,才道:“說說你的看法。”
“兒臣實在不解,王府守備森嚴,飲食起居均有專人照料,且每次飲食前都有人負責試毒,這老婦人是何等手段,竟然能夠避開這重重關卡。”
朱棣看罷奏疏,只覺得荒謬,且不說下毒這等手段極其幼稚,想要突破王府的守備極為困難,即便是真的能夠在菜品之中下毒,那又如何繞過試毒這一道關卡?
即便是將所有的關卡全部繞過,那這老婦人又是如何做到,能夠收買如此多的人,為這個毒殺計劃心甘情願的做準備。
毒殺藩王可不止是殺頭的罪過,涉案人員基本要誅九族,即便是沒有涉案的人員,只要人在王府,也免不了殺頭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