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非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周往嶼也很清楚,自己需要給他們接受新事物的時間。
看著魚房重新投入建設,周往嶼第一個想把這個訊息分享給應之妤。
思慮再三,周往嶼開啟了和應之妤的聊天框。
周往嶼:[上次拍給你的魚有喜歡的嗎?]
周往嶼:[我問了在國外的朋友,你看看這幾對怎麼樣。]
周往嶼:[照片]
直到第二天周往嶼才收到應之妤的訊息,並且她是在半夜回復的。
應之妤:[不好意思,今天有點忙,謝謝你幫我找魚。]
應之妤:[第二對和第三對看起來不錯,過段時間我親自去看。]
應之妤:[晚安。]
擔心自己打擾到應之妤,之後周往嶼也沒有再提這件事,他全身心投入到魚房的設計和重建中,也再一次聯絡了他認識了很久的養魚博主,一隻魚。
說到一隻魚,就不得不提起嘉卓論壇。
原本在嘉卓直播擔任技術總監的黃燁笙,他是周往嶼的好友。幾年前在他成為了嘉卓直播的ceo,某天他直接找到了周往嶼的魚場。
知道黃燁笙不會無緣無故找上自己,周往嶼笑著問:「說吧,找我什麼事?」
黃燁笙臉上閃過侷促,「周老闆,我們論壇發展了養魚板塊,要不要來看看?」
「看看?」周往嶼問。
「看看我們板塊的設計,裡面的帖子,幫助一下……新來的博主,」黃燁笙坦白,「這個板塊陰差陽錯地開拓出來,我身邊就認識你一個懂養魚的,一時間我這兒還真沒什麼人幫忙。」
這對於周往嶼來說不是什麼大事,恰好當時國內沒有這樣的論壇,於是周往嶼註冊了一個帳號叫做「sy」,也是山與魚場的首字母。
和黃燁笙說得一樣,嘉卓論壇以討論遊戲為主,可偏偏出來了一個新的養魚板塊,很多人圖新鮮進來提問,但真正回帖解答的人在少數。
周往嶼一般會在帖子冷下來之後進行回復。
而這時也湧現出一批博主,一隻魚就是其中之一。
有的博主剛加入發了一個帖子後就銷聲匿跡,有的博主只是在複製貼上,一隻魚是少有做原創並堅持下來的。
剛開始她只是分享一些圖片加文字,其內容生動有趣,並且專業性也很強。看的出來那些照片是她自己拍的,經驗總結也是來自她自己的。
某天周往嶼點進她的主頁,她在一分鐘前發了帖子,[請教一下大家,帖子裡的影片要怎麼新增上傳?]
相較於科普文字的蒼白,影片能夠更加直觀體現動態的魚群還有科普內容。
周往嶼先自己嘗試上傳影片,原來並不是她不會傳,還是顯示[資料錯誤]。去找了黃燁笙反饋了這個bug,修復好之後周往嶼私信聯絡了一隻魚。
sy:[上傳影片的時候頁面不能關,你再傳一次試試。]
一隻魚:[我試試。]
一隻魚:[可以上傳了,謝謝你。]
sy:[不客氣。]
後來一隻魚剪輯了影片上傳,那是她自己的開缸過程。影片的內容很嚴謹,有根據魚的密度來挑缸的過程,也有消毒還有造景。
期間周往嶼發現了幾處字幕還有細節問題,他去私信了一隻魚,她接受了周往嶼的建議,同時也修改那幾處問題。
實際上週往嶼不僅僅給一隻魚提出問題,幾乎所有堅持下來的博主他都有盡力在幫忙。
有時一隻魚會向周往嶼請教問題,有時周往嶼發現問題也私信一隻魚。
一來二去兩人熟絡起來,一隻魚的名號在嘉卓論壇中也越來越響亮,這讓周往嶼有了一種養成的感覺。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