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寶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明剛剛放地圖武器說“司馬”,是鋪墊。打算逐步像邪教洗腦似的,逐步在老張思維裡建立姓韓的多半也有問題的下意識。
這就方便在接下來的立案審查時候的許多工作了,因為即使審查了那些人,最後還是要老張來審查卷宗。
想不到啊,臥槽老張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聰明的?
難道是他那顏值和智力都非常爆表的女兒張小娘子回來了,現就躲在幕後?
這麼想著,高明總神色古怪的朝著老張身後遮掩著的簾子瞧來瞧去。
隨後又想這裡是老梁家,即使老張幕後有高人,也不應該在這裡才是?
張叔夜道:“你搖頭晃腦個什麼,看在你說的有趣份上接著說……難怪了,老夫有時候也覺得,看姓司馬的人寫的歷史,總覺得有什不對勁的地方。當然了,老夫對太史公是充滿敬意的,但對和他一個姓、會砸缸的那個,算了不說了。現經你這小昏官一說,老夫對歷史的理解就通透了許多。”
高明接著下料:“這回咱麼又說,劉邦數次進帥帳奪‘大將軍印’這事,這說起來又像是司馬聖人在旁邊看著記錄下來的似的。且根據太史公厭惡劉氏這事,感覺渲染得非常負面,像是漢王容不得人、小家子氣,甚至是小人心思。”
“其實要學生看,奪印事件應該有,但那是漢王在故意用這事敲打韓信。就像我當時在燕青數次舉報後,也警告了韓世忠一樣。”
“其實漢王何等人物,他真要小人,真要奪韓信兵權用得著去拿走大將軍印?”
“韓信指揮的隊伍是誰的旗幟下拉扯起來的?大軍的後勤是誰供給的?又只說漢王平臺上一眾功臣猛將、周勃陳平蕭何曹參冠英樊噲、這些個芒碭山一路跟著走出來的子弟兵子弟將軍、哪個他不是狠人、哪個他是沒有領袖點頭就服韓信這二進宮逃兵的?”
“話說當時的文帝連太尉周亞夫軍營都進不去。但大將軍韓信能在睡覺時被人進帳拿走大將軍印,這隻說明:實際上漢王要兵權的話不用那麼麻煩,傳個話,就能有從上到下的人把韓信的大將軍服剝下來。”
“當時劉邦如此做只有一個原因:不想當面打臉,進而警告姓韓的你悠著點,你不是兵仙也不是軍神,你的一切是我給你的,是平臺給你的。不轉變某些思路的話別說兵權,睡夢中取走性命也並不難。”
最後高明道:“只不過這麼一個順其自然的‘處分’,被以春秋筆法渲染得韓信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兵仙,而流氓出身的漢王則是小人那種嫉賢妒能的心思,奪個兵權都要悄悄摸摸偷雞摸狗的進門?哈,我特麼真是笑死了,從芒碭山斬白蛇領著子弟兵走出來、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的劉邦劉大將軍,那個時候他要韓信的兵權需要悄悄的去偷印?”
張叔夜皺眉道:“行了行了,你個厚顏無恥的昏官,說歷史你就好好說歷史,你不要中司馬的毒,總用春秋筆法變著法說明:打贏京師之戰的團隊、是你一手拉扯起來的子弟兵,韓世忠破京師之戰的一切資源,是你頂住了各方面壓力和非議給他的。你不就想借劉邦的那什麼……平臺,說明你也是個啥平臺,沒你的時候韓世忠是個丘八,而你已經是麾下猛將如雲的大平臺,對吧?”
高明老臉微紅。
是倒是說這些就主要就這目的,但老張是不是腦子有些問題,這麼當面打臉真的好嗎?少爺好歹也是默默無聞的、京師之戰的幕後中流砥柱,真的和當時的劉邦和韓信間的關係差不多了。
只不過當心被那些掌握了司馬氏筆法的讀書人、將來也把這段歷史寫成了演義。
所以還不許少爺我先說說,先在樞密院的上層層面上、在輿論上打個預防針啊?
事實上見張叔夜之前,高明就已經決定了具體的“倒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