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劍飄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江回到益陽已經是夏末時期,整個荊州因為旱災蝗蟲,幾乎顆粒無收,流民遍地,哀嚎遍野。
益陽縣廣釋出告,縣衙外施粥,廣納流民。
此時益陽已有子民四十餘萬,還不斷有流民往益陽湧來,其中不乏青壯。
張肱早早就來面見了黃江,“主公,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漢室雖衰弱,咱們仍需謹小慎微,如此大張旗鼓,賑濟災民,怕會被小人構陷。”
“子綱說的是不斷有流民湧入益陽之事,還是賑濟災民之事?”
“都有!”
“難不成朝廷會怪罪我們賑災?難不成這些難民就應該死在路上?”
“主公仁義,只是難免會有小人嚼舌。”
“那又如何,我堵的住天下人的嘴嗎,我只求問心無愧!”
“主公真乃仁義之君,百姓之福。”
“目前我們有多少存糧?”黃江問道。
“主公未回來之前,我已將大部分金銀換和世家豪族換成糧食,目前府庫有存糧三百萬石,加上從南陽所運糧草,足夠黃巾和流民吃上五年,但這並非長久之計。”
“我已知曉!”
黃江此後召集眾人議事,這次甘寧也列入其中。
“如今我們也屬於待時而發,積蓄力量的時候,不可存在偏見,這裡沒有什麼水匪,也沒有黃巾,只有我治下之民,本君一視同仁。”
“主公英明!”
“現治下挑選十萬青壯,三萬納入中軍,兩萬納入水軍,五萬納入屯田兵。之前的屯田人員,免其奴籍,許其身份,剩餘閒置之人許入各大工坊,諸位各司其職。”
眾人皆服,只是擔心這般強大的勢力,一旦被朝廷知曉,那後果難測。
“三萬中軍,兩萬水軍,需隱秘訓練,就定在會龍山,沒有本君的命令,不得出會龍山半步。”
“三萬中軍以太史慈為主將,黃忠為副將,陳到為中軍教頭,專職訓練中軍;兩萬水軍以甘寧為主將,徐盛為副將。”
“全軍設斥候營,挑選五千人,馬六為主將,沈彌為副將;再設後勤營,選五千人,民夫三萬,李嚴為主將,孫夏為副將;增設護衛軍,挑選五千人,主要為各主將培養親兵護衛,由祝猛擔任主將,王五為副將。”
“其餘諸人,論功行賞,軍職安排,由太史慈負責,文職安排,由婁圭負責。”
“屬下遵命!”
孫夏此時很激動,這搖身一變,真的變成正規官軍了,還得了個副將之職,再看黃江對這些人的管理,和之前的張曼成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曾經他以為黃江僅是一個縣長,又有何能耐,如今一看,居然有正軍五萬,裝備齊全,豈是黃巾可比。
來益陽也有些時日了,治下之民,無一人捱餓,地主的佃農也逐漸過上了更好的生活,提及縣君,無人不交口稱頌,黃江之名,也傳播四海。
孫夏也知道一縣之兵不過千,雖朝廷命各郡縣自行招兵,也不能這麼招吧!但現在已經拉起了五萬之眾,他不知道黃江想幹什麼,但是他只知道跟著這個人,是跟對了,至少每天不用擔驚受怕,還有飽飯吃。
......
這日,縣酒坊正式產出萬瓶二代佳釀,黃江命名為純陽酒,這批酒與後世白酒幾乎無異,純白無瑕,幾杯便醉。
也差人進貢了一批給朝廷和刺史府。
幾日後,中常侍之首張讓親臨益陽縣,當場宣佈了聖旨,任命黃江為討寇將軍,長沙郡太守,賜財物若干。
另表張肱為郡丞、婁圭為益陽長,桓階為羅縣長,太史慈為醴陵長,李嚴為湘南長。
“讓公想必為我說了不少好話吧。”
張讓點了點頭,神色中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