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賣估衣 (第1/2頁)
蟄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領著兩個小孩,程諾繼續往前走著,準備添置一些衣服。
他自己倒無所謂,有個兩三身足夠換洗即可,款式上也都是灰黑長袍,價格也親民。
進裁縫店也是給兩個小孩買的,這個年紀正是發育的時候,去年的衣服今年就穿不上了。何況他們還是逃難來了,收養他們後家裡也沒買幾件衣服供他們穿。
年後又要送他們讀書,穿著破破爛爛的實在不好。
不過集市上賣布匹的多,賣成衣的反而少。
程諾一連去了幾個地方,都沒找到專門賣成衣的地方,尤其是童裝,更是罕見。
“這位爺,您瞧瞧我們家這布的質量,哪找去啊。”攤販極力推銷自家的產品,專門剪下一小條來使勁撕:“您看看,嘿,怎麼撕都撕不爛。”
或許是看到程諾並不買賬,攤販專門又從貨堆中拿出來幾匹布來,拉高嗓門道:“爺,我知道您看不上這土布,可咱還有別的洋布啊,瞧瞧這上面印的花,跟真的一樣”
程諾這邊,也只好笑著搖搖頭,表示不需要。
穿越人士是不假,可也只背了一些書,手藝還停留在小學三年級作文之第一次縫釦子,做衣服什麼的實在是強人所難。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再往前走走,還真碰到了賣成品衣服的攤位。
根據衣服的式樣、質地、尺寸和價格,攤主居然現編起了打油詩,唱起來合轍押韻,有腔有調,再加上旁邊他的孩子幫腔,聽起來十分不錯。
“誰買這一件皮襖啊原來當兒的啊,黢的油兒的裡呀,福綾緞兒的面呀,九道彎亞賽羅絲轉兒呀,上有白,下有黃,又有黑,起了一個名兒呀三羊開泰的呀”
每唱一句,他的小孩就在旁邊附和一聲:“不錯。”
引得周圍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唱到興起竟引得滿場喝彩。
程諾也聽出來了,攤主是來賣二手衣服的,不過由於實在是不錯,他也沒捨得走,反而跟上節奏還能哼上兩句。
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可惜沒有攝像機,否則記錄下來百年後也是一筆小小的精神財富。
其實賣二手衣服的行當歷史來源很久,早在乾隆年間就已經有資料記載了,舊衣叫做“估衣”,賣他們的人就叫做“賣估衣的”。
多是從天橋、崇文門外藥王廟的東曉市上批發而來,拆洗過後包成大包裹,挎到集市上分類售賣。
不過有錢人也都不買這個,城外那麼多難民,哪天不死人,誰知道是從哪扒來的衣服,心裡忌諱這玩意。
所以程諾在聽得盡興後,還是準備去別的地方碰碰運氣。
不料剛轉身,就看到後面來了一個熟人,正是李老三。
“哎,老李,怎麼在這兒碰見你了?”程諾走過去,打招呼道:“好長時間沒看到你了,你和嫂子最近還行吧,年貨準備的咋樣了?”
正在人群外,使勁往裡擠的老李看到是程諾,臉上立馬一喜:“先生好久不見,託您的福,家裡還行,年貨也都差不多了,這不趁著過年想給孩子們添兩件衣服。”
程諾指了指裡面,猶豫了一下,說道:“老李,這裡面都是舊衣服,買回家嫂子不會怪你嗎?”
“嗐,有這個穿就不錯了。”李老三先是豪爽笑笑,隨即滿不在乎道:“今年還是多虧了先生您,這才攢了點錢,要是擱往年,小孩穿的都是他哥哥剩下的,專門做大幾號,打打補丁能穿好幾年,能有這個穿,娃娃們高興著嘞。”
看著身上都是補丁的老李,程諾黯然無語,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麼。
老李看裡面賣得熱火朝天,心裡有些著急,拱手說道:“先生,要是沒什麼事我就先買幾件衣裳,一會品相好的都賣光就買不著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