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炒黃豆 (第1/2頁)
蟄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次日,李老三找來一輛馬車,又叫上街坊鄰居一起幫忙,所以沒花費多大功夫就把東西收拾的乾乾淨淨。
臨行前,坐在車上的秀妮看著老房子,有些傷感:“孩兒他爹,你說這一走,本來挺高興的一件事,咋就心裡堵得慌呢?”
“有啥可堵得慌的,我早就想搬走了。”坐在前面駕車的李老三朝空中揮了一鞭,頭都不回,撇嘴道:“就那小破房子一到下雨天哪哪都漏水,過的叫什麼日子,我看你是吃慣了糙糠不知道細面的好。”
秀妮不樂意了,坐過去朝著腰上就是一擰:“看把你能的咋滴,去內城幹了幾天活就不知道馬王爺幾隻眼。”
“哎呦哎呦,我這是趕車呢,先生還在車上坐著嘞!”
看著倆人磕磕絆絆,程諾倒也不覺得寂寞,小院不再只是空蕩蕩的幾間房子,多了些家的感覺。
四條腿趕路總比兩條腿快,晌午時分,一行人就趕到了四合院。
將東西卸下來後,程諾指著前院的房子說道:“老李,你和嫂子就住前院吧,看看相中哪間就住哪間,稍微打掃打掃晚上就能住了。”
李老三摸著磚牆,不捨道:“多好的大青磚啊,看著就瓷實,先生您讓我們住哪間就住哪間吧。”
程諾走過來,前後邁了幾步看看房子,說道:“那你們就住北房啊,採光好,冬天也暖和,到時候南方我留著做教室。”
“謝謝先生。”李老三道完謝後,指著南房疑惑道:“先生以後是要在家裡教書嗎?”
程諾走到南房前,把門開啟透透氣,開玩笑道:“老李,看看怎麼樣,到時候帶上幾個學生在這,你別嫌吵就行。”
“瞧您這話說的,房子都是住您的,哪敢給您添麻煩,再說有您在這薰陶薰陶我那傻小子,高興還來不及呢。”李老三也跟著上前,把門窗開開探頭一看,原來的三間房都被打通連在了一起,看來規劃已久。
在程諾的安排裡,他準備到北平大學裡發掘幾個好苗子,到時候帶到家裡來著重培養,貴精不貴多。
教室也不是隻擺放書桌和黑板,還要再加上一些特殊裝置、器材等,方便以後指導學生做實驗。
至於四個小傢伙都沒上過新式小學,尤其是李老三家裡那兩個更是一天書都沒念過,名字都不會寫,最好的辦法還是先把他們送到學校和同齡人一起讀書,打好基礎。
將來手裡有積蓄了,可以再請陶行至先生回來一起辦小學、辦中學,條件成熟甚至可以辦大學。
算算時間,這位未來的“知行合一”教育家也快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了,到時候請蔡先生作陪,登門拜訪一番。
其實說起來也是很有意思,陶行至早年跟魯勳一樣,都是想學醫報國。可後來發現想法不成熟,毅然放棄學醫,來到美國求學,師從杜威、孟祿、克伯屈等美國教育家研究教育。
與美式傳統精英教育不一樣的是,陶行至特別注重農村大眾教育,回國後多次組織開辦平民識字讀書處和平民學校,推動平民教育運動,創辦了國內歷史上第一所農村幼兒園。
同時他還在抗戰後期創辦社會大學,並將儒家經典《大學》的第一句改為“大學之道,在明民德,在親民,在止於人民之幸福”,所以程諾對於這位先生是佩服得緊,也是他未來教育計劃最重要的一環。
將家裡安頓好之後,程諾興沖沖的去街上買了幾斤黃豆回來,正想泡在水裡就被攔住了。
秀妮挽了挽袖子,拿過黃豆問道:“先生,您拿著黃豆要做什麼?粗活讓我來,要磨豆腐嗎?這活我擅長,您就歇著吧。”
程諾一愣,連忙解釋道:“我這是做炒黃豆,不是泡一下容易炒熟嗎?”
“我看您是想做零碎嘴吃吧,那就不能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