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甄士隱夢遊幻境,偶遇通靈寶玉 (第1/6頁)
球小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說女媧娘娘補天的時候,在大荒山無稽崖那疙瘩兒,煉出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大石頭,每塊都有十二丈高,二十四丈寬。結果娘娘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下一塊沒派上用場,隨手就扔在了青埂峰下。這塊石頭啊,經過那麼一煉,變得靈性十足,能自己來去,還能變大變小。它看著其他石頭都上天補天去了,自己卻因為“沒本事”被晾在這兒,於是就自己埋怨自己,整日的悲悲切切······
有一天,就在它正傷心嘆氣的時候,忽然瞧見一個和尚和一個道士遠遠地走來,這兩位長得那是相當有型,骨骼驚奇、氣質非凡,到了青埂峰下就地一坐,開始聊起天來。他們看到了這塊石頭,已經縮小成個扇墜大小,晶瑩剔透,特別招人喜歡。和尚把它捧在手心裡,笑著說:“這石頭模樣不錯,靈氣也有,就是少了點實際的用處。咱們給它刻幾個字,讓人家一看就知道它是個寶貝,然後帶它到那繁榮昌盛、講究禮儀、官宦眾多、花紅柳綠、富貴溫柔的地方去溜達溜達。”
石頭一聽,樂壞了,忙問:“刻啥字啊?帶到哪兒去啊?您給說說唄。”和尚卻笑著說:“你先別急,以後你就知道了。”說完,就把石頭往袖子裡一揣,和道士一起飄然而去,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兒。
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歲月多少劫數,有個叫空空道人的傢伙在尋找成仙之道,一天他正好經過這大荒山腳下的無稽崖青埂峰,突然看到一塊大石頭上刻著密密麻麻的字,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空空道人就從開頭看起來,發現這石頭原來是一塊沒能補天的廢物,變成了人形混跡人間。這塊石頭被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帶進了紅塵,引向了彼岸。石頭上記載了它的來歷、投胎的地方,還有家庭瑣事、女孩子家的閒聊、詩詞和謎語,內容還挺豐富。只是年頭和朝代就不清楚了。石頭後面還刻著一段偈語,大概意思是:我沒那本事去補天,瞎混了人間好多年。這些都是我前世今生的故事,誰能記得給我好好傳說一番?
空空道人看了一陣子,知道這石頭有一些來歷,就對著石頭說:“石頭老兄啊,你說的這個故事挺有意思的,想刻在這兒流傳千古。不過我覺得吧,一是沒具體的年代背景,二是沒那些治國安邦的英雄事蹟,就幾個奇奇怪怪的女子,要麼犯傻要麼矯情,要麼有點小才華小善良。我就算抄了去,也算不上一本奇特的書。”
石頭回答說:“師父您何必這麼傻!我想歷來那些野史寫的朝代,無非是借漢朝、唐朝的名義;不如我這石頭所記的不借這些套路,只按照自己的事情和情理,反而新鮮特別。況且那些野史裡,有的誹謗君王和大臣,有的貶低別人的妻子女兒,姦淫兇惡的事多得數不清;還有一種寫風月的筆墨,那淫穢骯髒的內容最容易帶壞年輕人。至於那些才子佳人的書,開口就提‘文君’,滿篇都是‘子建’,千部書一個腔調,千個人一個樣子,而且最後都免不了涉及淫穢濫情。作者不過是想寫出自己的兩首情詩豔賦,所以假造出男女兩個人的姓名;還一定會在旁邊加上一個小人搗亂,就像戲裡的小丑一樣。更讓人討厭的是‘之乎者也’,不是講道理就是拽文,很不符合情理,而且相互矛盾。我這大半輩子親眼見過的幾個女子,真心不比那些古書裡誇的厲害的角色差。雖然咱不敢吹牛說比古人書裡的牛人多,但是看看她們的故事,那也是能解解悶,提提神的。至於那些歪詩,嘿,也能逗得人捧腹大笑著喝酒呢。裡面的悲歡離合,興衰起伏,都是老老實實按照事情的來龍去脈寫的,一點沒敢胡編亂造,免得離了譜。只是希望大夥兒在喝多了醒來或者想躲個清靜、解解悶的時候,拿這玩意兒來消遣一下,不僅能翻出點新鮮感,還能省下不少精力,不用再去瞎忙乎那些沒影子的事兒了。師父您覺得呢?”
空空道人一聽這話,心裡琢磨了好半天,又把《石頭記》翻來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