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的海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起一塊布將凳子上的沙塵擦去,梁崇明和賀志誠坐下來。
“蔡書記呢?怎麼沒見到他?”梁崇明問。
“梁書記,從春播到現在,蔡書記已經半個月沒回家了,連鬍子也沒刮過,下午剛回去。”鍾海濤回答著梁崇明的問話。
“小鐘,你們要抓緊時間把災情調查清楚後,馬上上報給場生產科,再由他們上報給供銷科,讓供銷科及時調配棉花種子和地膜。同時要立即制定抗災自救措施,把損失降低到最小限度。”梁崇明安排著。
“梁書記,我認為如果現在抓緊時間重新播種的話,對棉花產量的影響不會太大,但僅靠十五分場的職工開展抗災自救,恐怕是來不及的,所以我的意見是,讓十五分場幹部業務們及時查清受災棉田的具體面積,把需要人工補種的和需要機力重新播種的地號準確數字統計出來,我們把工副業單位的職工和醫院的醫護人員全部集中到十五分場支援一下,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把需要重新播種的地塊及時重播上,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賀志誠和梁崇明商量著。
梁崇明表示贊同:“賀場長,就按你意見辦。”然後又問鍾海濤:“小鐘,你們統計受災面積大約多長時間?”
“梁書記,賀場長,等沙塵暴停下來後,我立即和蔡書記、曹副場長各自帶領一個組同時進行調查統計,一天內就會查清災情的。晚上再加班計算一下重播或人工補種子需要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明天晚上就可以上報到生產科。”鍾海濤回答著梁崇明的問話。
“好,小鐘,能在一天時間內抓緊時間把受災地號統計清楚是最好不過的。大約需要多少勞動力,場黨委會立即組織人員過來幫忙;如果機車不夠用的話,我到沒受災或受災輕的單位派機車組來支援一下。沒有了棉花,全場各行各業的收入都會降低的。”賀志誠說。
鍾海濤再次點點頭。
狂風漸漸減弱了,蔡江華已經騎著摩托車趕回來,梁崇明和賀志誠又把剛才的話複述了一遍。
沙塵暴過去後,十五分場有三千一百多畝棉花地需要重播,還有一千多畝地需要人工點片鋪地膜進行補種。十五分場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抗災自救工作中。按照支部的分工,蔡江華負責組織機力人力進行重播,鍾海濤負責帶領職工對點片受災地號進行人工鋪地膜和補種子工作。非農業單位支援人員也趕到十五分場來幫助抗災了。
人工補種不像機力重播。機力重播和正常播種沒什麼區別,像春播一樣,按部就班到各地號播種就行了,而且有場黨委指派工副業單位職工幫助揭去殘膜,清理現場,工作量反而輕些。人工補種就是對被狂風掀起的地膜進行復位,被沙塵暴刮爛了的地膜揭去後重新鋪上新地膜,再在地膜上推著滾筒(一種可以裝種子的播種器)進行人工補種。所以人工點片補種要比機力重播費力得多。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及時將種子補上,鍾海濤除了白天帶領職工們抗災自救外,晚上下班後,職工們都回去了,他又帶上技術員熊登財到另一塊受災地裡察看第二天的工作量,以防勞動力安排不足而影響了第二天的人工補種子工作,或是人員安排多了造成勞動力浪費。第二天一大早,他又立即起床,在廣播上安排完工作後,就早早來到受災地號裡,帶領職工們進行補種子工作,整天工作連軸轉,兩隻腳都走腫了,但為了儘快補完種,他只能咬牙堅持著,有時連早飯也顧不上吃就下地了,劉蘭蘭只好將早飯送到地裡。
連續三天不分白天黑夜的抗災自救,已經讓鍾海濤感到實在難以支撐了,但他還是咬牙堅持著。職工們幹累了可以找人替換一下,他卻不能。雖然劉蘭蘭盡心盡力地照顧著他,但卻無法替他分憂工作上的事情。因此,他每天仍然早出晚歸地奔波在抗災第一線。到了第四天,鍾海濤實在太累了,連路也走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