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沖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文連忙用手擦了擦臉,尷尬的笑了笑,接著張文繼續把爆炸鉤勾上活蝦,回想起自己在貼吧看到石斑魚的介紹。
釣石斑魚必須採用活蝦活魚,這樣子才能吸引到石斑魚,想要釣石斑魚,必須瞭解石斑魚的習性,石斑魚又可以叫繪魚,喜歡藏在,礁石,沙爍,或者珊瑚底。
想要釣石斑魚,可以選擇礁洞或者岩礁成群,或者深水魚溝都有石斑魚在底下覓食。
張文想到這裡,在把目光望向前方的深水區,底下確實還有幾條石斑魚在覓食,不過看個頭也不是很大,張文選著放棄。
張文把視線移開,咦這是羅非魚?不對吧,羅非魚是淡水魚。
這是黃鰭鯛,又叫鮫臘魚,也可以叫黃腳立,是海底魚之一,也是群居魚類,它跟羅非魚不同的是腹部到魚尾都有淡黃色,漁民們叫黃鰭刺鯛叫黃刺魚,這種魚最大也才三斤左右。
這種魚營養價值很高,魚肉高蛋白低脂肪,有海底雞項的美名,而且市場價野生的黃鰭刺鯛100-120元一斤,張文想到價格,兩眼冒光。
連忙甩杆,這群黃鰭刺鯛挺警覺的,聽到一點風吹草動,立馬散開,可是每個群體中都有幾條不怕死的。
這不,正好前方有食物,歡快的游過去,剛開始也不吃,就圍繞著活蝦轉圈圈,有時也用嘴去咬,可是剛咬就吐出來,試探試探是否有陷阱。
如果是其他新手釣友,看到浮漂一下子沉入水底,都以為有魚,連忙抬杆。這樣子就會錯失上魚的時機。
有經驗的釣友,一看浮漂一下子沉一下子浮起來,就知道有魚在試探這是不是陷阱,這時候最重要的是有耐心的等待魚兒上鉤。
雖然說張文才釣魚沒幾次,但是張文這雙眼睛有透視啊,能清楚看到海底的狀況。
黃鰭鯛魚試探了幾次,才放心這不是陷阱,這是美味的食物,一口咬下,魚鉤深深刺破魚唇,魚兒吃痛,要是會說話的話,絕對會說,大意失荊州。
可惜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吃,黃鰭鯛魚吃痛瘋狂掙扎,想把嘴裡的魚鉤吐出來,可是來回幾次都吐不出,只好甩尾往外遊。
岸邊的釣友看張文,浮漂又猛然沉入,魚竿彎去,再看看自己,急拍大腿,怎麼中魚的不是我,心態炸裂了,崩了。
張文看這條魚才一斤多一點,也不溜魚了,大力出奇跡,猛然抬手,嘩啦,黃鰭鯛魚出水,一些釣友眼尖。
看到這是黃刺魚,回想起這魚是群居魚類,連忙把魚竿收回,換線重新掛耳,拋入水中,畢竟這魚生活在海底深處。
張文帶上手套,把魚鉤拔出來,畢竟這魚跟羅非魚一樣會炸毛,魚刺會根根豎起來,一不小心就會刺到手。
張文正準備繼續泡杆,隔壁坐著的釣魚都接二連三的上魚,而且上的魚基本上都是黃鰭鯛魚。
畢竟張文也沒辦法控制魚群不吃其他魚鉤吧,這玩意是群居魚類,本地漁民都知道的,看見張文上的是這貨,一猜就知道底下有一群這玩意。
張文也抓緊時間釣魚,畢竟這種魚,野生的市場上賣挺貴的,連忙拋杆,沒一會功夫張文就釣上4-5條。桶裡的第一條黃鰭鯛魚看著接二連三的有同類下來,連忙打招呼,嘿,老弟你也來了?還以為見不到你呢?
…
魚群看上去是挺大群的,但是架不住人多,你一條,我一條。
就像太公分豬肉,人人有份,這不時間沒過多久,底下魚群沒剩幾條了,而這時太陽也升起來了,溫度逐漸上升,釣友們看著桶裡的魚獲都開心的小了,很少有這樣多的魚獲,都紛紛拍照發朋友圈。
有些釣友直接打電話給自家的老虎,喂,剛想說話,只聽手機傳來河東獅吼,你死那去了,兒子不用帶了是吧,衣服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