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無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聽這聲音,張大戶頓時大吃一驚,“白玉蓮!你不好好打理張大炊餅店,跑到公堂上作甚?”
然而白玉蓮並未理睬他,徑直走向縣令,跪地道:“啟稟大人,民女今日前來乃是要告發一樁縱火大案。昨夜那場大火正是張大戶指使其家中眾家丁所為。民女當時恰巧在場,親眼目睹了一切,可以為此事作證。”
張大戶氣得跳腳,指著白玉蓮罵道:“好啊你這個沒良心的小賤人!竟敢背叛我,還誣陷我!分明是你與他人勾結,妄圖加害於我!望縣太爺明察秋毫,還我一個清白!”
說罷,張大戶又急忙轉向縣令,磕頭如搗蒜,連連喊冤:“縣太爺啊,小人實在冤枉!此女定是受人唆使,才會如此胡言亂語。請大人為民作主,切莫聽信她一面之詞!”
縣令重重拍下驚堂木,震得眾人心頭一顫,厲聲道:“好個膽大妄為的刁婦!竟敢當眾頂撞本官,還蓄意謀害自家主子,實乃罪大惡極!來人啊,速速將此女押入大牢,等候發落!”
面對縣令的怒斥,白玉蓮不僅毫不畏懼,反而面不改色心不跳,只見她氣定神閒地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並高高舉過頭頂。
堅定的說道:“大人息怒,請先聽小女子一言!這封書信乃是張大戶昨日行動前親自寫給城外下人的密信,其中詳細記錄了指使這次縱火行為的全部計劃。可惜那位下人多長了一個心眼,並沒有按照命令將此信燒掉。現在鐵證如山,懇請大人過目!”
此時,一旁的一名衙役迅速走上前來,接過信件並遞交給縣令。縣令接過信件後,仔細閱讀著信中的內容,臉色逐漸變得陰沉至極,彷彿能滴出水來一般。
就在這時,站在縣令身旁的師爺突然湊到他耳邊低語了幾句。聽完師爺所言之後,縣令眼中閃過一絲貪婪之色,但很快便恢復如初。
緊接著,他怒氣衝衝地將手中的信件撕成碎片,然後用力拍下驚堂木,大聲呵斥道:“好個膽大包天的刁民,竟敢用一封偽造的假信來欺騙本官!來人啊,立刻將此女以及武大郎夫婦打入大牢,等本官查清事情真相再作決斷!”
聽到這話,站在外面的一眾百姓頓時炸開了鍋,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天啊!這縣令到底收了多少黑心錢啊?竟然如此大膽,光天化日之下就把證據給毀掉了。可憐那武大郎夫婦和那位白衣女子,這下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一個人連連搖頭,嘆息不已。
另一人也隨聲附和道:“誰說不是呢?這縣衙簡直成了縣令的私人領地,他想怎樣便怎樣。你們還記得前兩年的潘老四嗎?他們家就是被這張大戶和那個可惡的縣令給害得家破人亡。如今,他家的田地都歸了張大戶所有。”
這時,有個人湊過來插嘴道:“嘿,你們小聲點行不行?不怕被張大戶聽見嗎?要是讓他們知道你們在這裡嚼舌根,到時候有你們好受的!”然而,他卻沒有發現,前方站著的兩名中年男子臉色已經陰沉得可怕。
此時,大堂之上,潘金蓮三人已被衙役們強行按壓住,正一步步往堂外拖拽而去。潘金蓮的頭腦漸漸清晰起來,她心中懊悔萬分,後悔自己不該抱著那種單純幼稚的念頭來到這個時代。
她本以為手握鐵證便能穩操勝券,卻忘記此時正值北宋末年,朝綱混亂不堪。蔡京、高俅等奸臣當道,禍亂朝堂;而地方各級官吏更是貪贓枉法,欺壓百姓。
若世間尚存公理正義,又怎會逼得眾多英雄豪傑無奈落草為寇呢?正當潘金蓮悔恨交加之際,突然間,只見門外走進兩名身著褐色長袍的中年男子。
“且慢!張長貴,難道這便是你審案之法不成?今日倒真是令本官大開眼界啊!”話音未落,一旁侍立的張都頭已是怒不可遏,高聲喝斥道:“大膽狂徒!竟敢直撥出縣令大人姓名,來人啊,速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