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觸即發 (第1/3頁)
神馬呀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岢嵐軍的都指揮使,作為與遼國交界處駐紮最近的將校,自然參與了武植召開的對遼國進行反擊的作戰議事。
看著王進、林沖兩人帶領的5萬大軍,他早已準備好了大軍所駐紮的營地。
五萬大軍駐紮在岢嵐縣,等待著武植的進一步指令,而武植此時則在代州城內,同樣也在等待著朝廷的回應。
至於遼國境內與岢嵐縣相鄰的馬邑縣,此時也是兵馬調動頻繁,氣氛緊張。
這裡駐紮著耶律夷列從代州城內撤退回來的3萬遼軍將士,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遼國西京道內各州府的兵馬還在源源不斷地向馬邑縣集結。
此時,代州城府衙內,武植沒有等到朝廷下達的出兵遼國的旨意,卻等到了宋徽宗趙佶對他與童貫兩人失手斬殺河東路安撫使邢恕的懲罰。
前來宣旨的是宋徽宗趙佶身邊的一個內侍宦官,當他看到武植和童貫兩人時滿臉堆笑,“小的這給武大帥和童公公請安了。”
武植微微頷首,說道:“不必多禮,公公快宣旨吧。”
而在武植身旁的童貫,此時內心忐忑不安,因為失手斬殺邢恕之人正是他,他不知道朝廷會如何處置自己,望著那宣旨宦官滿臉緊張。
宦官聽了趕忙從懷中取出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鑑於此次事件,武植罰俸三月,童貫杖責二十,罰俸一年。”
武植面帶笑意,微微點了點頭。童貫心中也鬆了一口氣,暗自揣摩:“看來官家還是對自己恩寵有加的,失手殺死一個朝廷要員,只是象徵性地杖責及罰俸。”
念及於此,童貫抬頭望向那宣旨宦官,臉色已變得輕鬆起來,笑意盈盈地說道:“那咱家的杖責可還要望這位公公手下留情吶。”
宣旨宦官知曉眼前之人深得趙佶的厚愛,而且今後說不定班師回朝後就成了自己的上官,哪敢怠慢,連忙拱手抱拳:“童公公請放心,小的定然不會讓童公公受到傷害。”
童貫滿意地點點頭:“有勞公公了。”
隨即,那宦官對童貫執行了杖責。不過,雖然那杖責打得啪啪作響,可童貫卻感到自身並未感受到太大的疼痛,望向那宣旨宦官,臉上露出了一個滿意的表情。杖責完畢,童貫也作掩飾,直接站起身來。
童貫活動了一下身體,對武植說道:“這杖責也不過如此,武大帥,不知接下來對於出兵遼國的事宜,還要做何計劃?”
武植擺擺手:“現在諸事已畢,只欠東風,等官家旨意傳來,便可揮師殺入遼國境內,以報遼國兵犯代州之仇。”
童貫微微點頭:“那我們在此期間也不能鬆懈,要繼續準備軍隊,彙集河東路兵馬,否則只憑如今的幾萬人馬,到時如果遼國大舉來襲,很難抵擋。”
武植道:“童監軍所言不錯,本帥已對附近的州府下達了召集令,相信再過幾日,各路將士便能彙集代州城。”
三天時間轉瞬即逝,此刻的代州城內,已然又匯聚了兩萬餘名宋軍將士。其中一萬人是從忻州趕來,而另外的一萬人則分別來自代州附近州府的威勝軍、寧化軍、義勝軍,每軍大約三千多人。
作為監軍的童貫看著這些新增的兵力,心中稍安。畢竟他剛被官家下旨處罰,杖責以及罰俸一年,正急於取得成績以討得趙佶的歡心,所以在他看來,此時的兵馬自然是越多越好。
武植為了能更有效地統合這些原本各不相屬的兵馬,經過一番思慮,任命了呼延灼為都統制。
這下,呼延灼麾下不僅有他自己率領的龍衛右廂一萬二千人,還有此時新彙集而來的這兩萬宋軍將士。
又過了一日,朝廷的第三支宣旨隊伍終於趕到了代州城內。當武植聽到趙佶任命自己為陝西、河東、河北三路宣撫處置大使兼北面行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