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高夫堡之圍 (第1/2頁)
三刀真男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夫堡最早是一個地勢高一點的土壩。
四百多年前,一位開拓騎士來到這裡,並在土壩上修建了自己的房子,八十年後,開拓騎士的孫子高夫正式建成城堡,併成為帝國登記在冊的封地男爵,隨後的百年裡,陸續有平民和商人來到這裡,城堡外圍的棚戶區逐漸擴大,直到外城牆的修建,高夫堡正式演化成一座城鎮。
原本駐守在這裡的貴族聯軍走後,僅有八百領地守軍和一千多由民兵、平民、傭兵組成的輔助軍堅守城池,好在高夫堡地形易守難攻,西南北三面皆是土坡,大軍想要上到土壩只能走東面的坡道,而且大型攻城武器難以到達城前,靠著這樣的地形優勢,高夫堡才沒有被西斯人的大軍一舉攻破,但在源源不斷地大軍面前,城破人亡彷彿只是時間問題。
高夫堡城牆已經塌了幾處,坍塌的石塊被染成了紅色,風乾的血跡像是一層紅漆,石頭縫裡藏著一隻乾癟的手,插在凝結的血窪上就像一朵枯萎的野花,或許是收屍時只帶走了身子,卻遺忘了一個人應該還有一隻手。
接連三天的猛烈攻城,雙方在城牆缺口處絞殺,沒有任何戰術可言,就是爭奪斷口,三百高夫堡重甲步兵死死守在那裡,迎接著一波又一波的西斯攻城步兵的衝殺。
雙方肉搏,刀劍互砍,戰錘長矛狠狠的重擊對方,西斯人第一梯隊死了半數,第二梯隊又頂了上來,第二梯隊拿不下來,第三梯隊又頂了上來。
就這樣,死傷的人越來越多,來不及拖走的屍體堆起了屍山,到後來,需要踩著屍體往上爬坡才能碰到一起,最激烈的時候,一個小時就有三百人死在了一起,慘烈至極。
圍城以來,西斯軍團一萬大軍累計傷亡近兩千人,高夫堡守軍死傷近千人,如今的守軍僅剩不到兩百人守著那個小小的斷口,看樣子已是強弩之末,或許再來一次進攻,高夫堡便要失守。
而西斯人不知什麼原因,並沒有給上這最後一擊,然後就形成了高夫堡兩百士兵和幾千平民依舊守衛著高夫堡,高夫堡的城頭上依舊插著帝國獅旗和鐵矛旗,城外至少有八千西斯大軍包圍了高夫堡,數支斥候小隊散到了南邊,監視著南邊的風吹草動。
這時,一支騎兵正從提亞鎮方向急速而來,帝國西境邊境軍團從霜降城、烏鴉林要塞派出兩支軍隊開往暮色城和高夫堡,南邊直奔高夫堡而來的那支騎兵正是黑鐵矛騎士團。
他們像戰場上的救火隊,不斷的奔襲在防線的各處,挽救著一次又一次的崩潰,無數的西斯士兵死在他們馬蹄之下,他們還是那支令人聞風喪膽的“死亡黑鐵矛”,但他們經歷了持續不斷的戰鬥過後,也減員嚴重,儘管騎士團的騎兵擁有一人挑三個騎兵的單兵戰力,騎士修煉的呼吸法和掌握的鬥技都是傳承自阿里什家族攻擊性極強的呼吸法和鬥技。
黑鐵矛騎士團四千騎已經奔襲至高夫堡南邊二十公里處的河谷地帶,帝國西境邊境軍團的兩個騎兵大隊也已抵近高夫堡東部,後面還跟著一支步兵聯隊。
開戰至今,西斯人成建制的騎士團似乎都沒出現在正面戰場,就連暮色城的陷落也只是靠著碾壓的兵力和攻城器械強行攻下的,這讓人摸不清頭腦,西斯人到底要做什麼?按理說,西斯帝國的騎士數量比奧倫帝國還要多…
黑鐵矛騎士團沿用了傳統戰法,他們直插敵人“心臟”而去,那裡是西斯人的主力所在,而已經清楚高夫堡城內情況的西斯大軍也不必擔心腹背受敵,於是他們將全力應對南來的黑鐵矛騎士團。
高夫堡東邊,正在急行軍的邊境騎兵大隊也遭到了西斯人的攔截,至少三個騎兵大隊迎向了東邊的奧倫援軍,似乎是要將他們死死拖在這裡一樣。
黑鐵矛騎士團作戰從來都是以閃電般的速度擊潰敵人,所以他們幾乎沒有斥候先探路的習慣,在確